高山積雪頻傳山難 裝備不足影響安全最重禁入園3年

2025-03-24 10:10:26
677
南投縣山區近日接連傳出多起登山事故,短短數日內已有四名山友不幸罹難,國家公園署說,3月31日前仍在公告雪季期間,如未取得入園申請許可,或未依規定帶雪地裝備等導致影響安全及耗費社會資源,將依違反國家公園法裁罰或最高禁止入園3年處分。
南投縣山區近日接連傳出多起登山事故,短短數日內已有四名山友不幸罹難,消防單位與國家公園署紛紛呼籲,正值高山雪季,山區氣候劇變、路徑易結冰濕滑,登山風險大增,山友應審慎評估登山行程與裝備,切勿輕忽雪地危機。國家公園署說,3月31日前仍在公告雪季期間,如未取得入園申請許可,或未依規定帶雪地裝備等導致影響安全及耗費社會資源,將依違反國家公園法裁罰或最高禁止入園3年處分。
南投縣消防局表示,3月21日至23日間,陸續接獲數起山友失聯報案,經動員多方搜救人力後,均於23日尋獲罹難者遺體,事故集中發生於能高越嶺古道、玉山主北峰及合歡西峰等熱門登山路線,突顯雪季登山潛在高風險。
首起事故發生於能高越嶺古道,一名曾姓男子獨攀該路線,原訂20日下山返家卻失聯,家屬21日晚間報案求援。經過數日搜索,搜救人員於23日下午1時許,在深堀山下方約100公尺的溪溝中尋獲遺體,現場研判疑似因地形複雜與氣候因素導致墜落。
同樣在玉山主北峰,一對來自高雄的年輕男女山友陸姓與林姓,原訂21日入山,23日下山,與同行友人分為兩隊登山。報案人彭姓男子表示,兩人登山杖、帽子與血跡留在主北峰叉路口,疑似墜落山溝。搜救人員發現其墜落處與步道落差高達約380公尺,經高難度繩索垂降後,23日中午將遺體搬運吊掛下山,交由警方與家屬處理。
第三起事故則發生於合歡西峰。26歲陳姓男子於20日獨自上山後失聯,友人於社群平台發文協尋,透露最後通聯訊息停留在當日下午6時29分。南投縣消防局接獲報案後,持續三天搜索,23日中午12時許在攔砂壩下方溪溝發現遺體,初步判斷其行走路段為陡坡並有殘雪,疑因滑倒不慎墜落,詳細原因仍待釐清。
面對連續發生的山難事件,國家公園署亦於2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目前仍處於公告的「雪季期間」,至3月31日止,未依規定申請入園許可、未攜帶雪地裝備,若影響安全或耗費社會資源,將依法裁罰,最重可禁止入園三年。
該署強調,近日因強烈冷氣團報到,雪山、玉山等高山氣溫驟降並大量降雪,積雪後融化再凍結形成冰層,即使攜帶冰爪與冰斧,亦難以應對極端地形與氣候。除呼籲山友延期登山,亦提醒尚在山上的民眾應正確使用「雪地三寶」——岩盔、冰爪、冰斧,同時穿戴防寒衣物、防滑鞋與保暖手套。
國家公園署也提出四點登山安全建議,包括出發前查詢山區天氣與道路狀況、評估自身體能與裝備是否足以應對雪地地形、行進中避免接近懸崖或落石區,以及駕車時應注意結冰與濃霧情況,減速慢行。
針對山友在雪季登山所引發的風險與社會成本,有山岳界人士亦提出見解。知名山岳攝影師暨作家「雪羊」在其臉書專頁指出,證照制度與裝備檢查難以全面控管雪季風險,唯有登山者本身具備行進技術、雪地知識與完整裝備三項要素,才能降低山難發生機率。
近期連環山難事件在網路亦引起熱議,有網友表達對逝者哀悼,也有人質疑山友未善盡登山責任,造成搜救人員冒險救援的困擾。另有輿論呼籲主管機關應強化雪季登山管理與宣導,以防悲劇重演。
南投縣消防局與國家公園署皆重申,山友應充分了解山區環境變化,在規劃登山行程時應優先考量安全與天候風險,務必落實自我風險控管,攜帶必要裝備並妥善規劃路線與備援機制,避免再度發生憾事。
南投縣消防局表示,3月21日至23日間,陸續接獲數起山友失聯報案,經動員多方搜救人力後,均於23日尋獲罹難者遺體,事故集中發生於能高越嶺古道、玉山主北峰及合歡西峰等熱門登山路線,突顯雪季登山潛在高風險。
首起事故發生於能高越嶺古道,一名曾姓男子獨攀該路線,原訂20日下山返家卻失聯,家屬21日晚間報案求援。經過數日搜索,搜救人員於23日下午1時許,在深堀山下方約100公尺的溪溝中尋獲遺體,現場研判疑似因地形複雜與氣候因素導致墜落。
同樣在玉山主北峰,一對來自高雄的年輕男女山友陸姓與林姓,原訂21日入山,23日下山,與同行友人分為兩隊登山。報案人彭姓男子表示,兩人登山杖、帽子與血跡留在主北峰叉路口,疑似墜落山溝。搜救人員發現其墜落處與步道落差高達約380公尺,經高難度繩索垂降後,23日中午將遺體搬運吊掛下山,交由警方與家屬處理。
第三起事故則發生於合歡西峰。26歲陳姓男子於20日獨自上山後失聯,友人於社群平台發文協尋,透露最後通聯訊息停留在當日下午6時29分。南投縣消防局接獲報案後,持續三天搜索,23日中午12時許在攔砂壩下方溪溝發現遺體,初步判斷其行走路段為陡坡並有殘雪,疑因滑倒不慎墜落,詳細原因仍待釐清。
面對連續發生的山難事件,國家公園署亦於2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目前仍處於公告的「雪季期間」,至3月31日止,未依規定申請入園許可、未攜帶雪地裝備,若影響安全或耗費社會資源,將依法裁罰,最重可禁止入園三年。
該署強調,近日因強烈冷氣團報到,雪山、玉山等高山氣溫驟降並大量降雪,積雪後融化再凍結形成冰層,即使攜帶冰爪與冰斧,亦難以應對極端地形與氣候。除呼籲山友延期登山,亦提醒尚在山上的民眾應正確使用「雪地三寶」——岩盔、冰爪、冰斧,同時穿戴防寒衣物、防滑鞋與保暖手套。
國家公園署也提出四點登山安全建議,包括出發前查詢山區天氣與道路狀況、評估自身體能與裝備是否足以應對雪地地形、行進中避免接近懸崖或落石區,以及駕車時應注意結冰與濃霧情況,減速慢行。
針對山友在雪季登山所引發的風險與社會成本,有山岳界人士亦提出見解。知名山岳攝影師暨作家「雪羊」在其臉書專頁指出,證照制度與裝備檢查難以全面控管雪季風險,唯有登山者本身具備行進技術、雪地知識與完整裝備三項要素,才能降低山難發生機率。
近期連環山難事件在網路亦引起熱議,有網友表達對逝者哀悼,也有人質疑山友未善盡登山責任,造成搜救人員冒險救援的困擾。另有輿論呼籲主管機關應強化雪季登山管理與宣導,以防悲劇重演。
南投縣消防局與國家公園署皆重申,山友應充分了解山區環境變化,在規劃登山行程時應優先考量安全與天候風險,務必落實自我風險控管,攜帶必要裝備並妥善規劃路線與備援機制,避免再度發生憾事。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