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姓保母姊妹虐死剴剴案 國民法官參審預計5/13宣判

2025-03-20 12:52:07
636
台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庭19日開庭審理劉姓保母姊妹涉嫌虐死一歲男童剴剴案件,庭訊歷時約1.5小時。庭外超過200名民眾手持標語與白花集結,呼籲法官加重虐童刑責,並高喊不得假釋、唯一死刑等訴求。法官最終確認審判期程,預計5月13日下午2時30分宣判。
台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庭19日開庭審理劉姓保母姊妹涉嫌虐死一歲男童「剴剴」案件,庭訊歷時約1.5小時。庭外超過200名民眾手持標語與白花集結,呼籲法官加重虐童刑責,並高喊「不得假釋」、「唯一死刑」等訴求。法官最終確認審判期程,預計5月13日下午2時30分宣判。
本案庭訊中,審判長逐一確認後續審理期程,並開放檢辯雙方及告訴代理人陳述意見。法庭最終決議,審理將自4月22日開始,至5月7日進行最後陳述及科刑辯論,5月8日則為預備庭期。法官與國民法官的評議時間定於5月8日至5月13日,並於5月13日進行宣判。
由於本案涉及幼童死亡,社會關注度極高,庭外有逾200名民眾響應「加重虐童刑責」行動。他們手持標語、白花,高喊「不得假釋」、「唯一死刑」等口號,希望法院能做出最嚴厲的裁決。庭訊結束後,劉姓保母姊妹由法警戒護上囚車,車輛駛離法院時,部分情緒激動的民眾向囚車丟擲零食,表達強烈不滿。
辯護律師在庭上表示,因本案引發高度關注,導致被告家屬個資遭肉搜,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律師強調,庭外請願群眾的聲勢已對家屬構成壓力,因此希望在被告家屬作證時,能以屏風隔離旁聽席,使國民法官與法官能看到證人,但旁聽民眾無法直視,以確保作證安全。
此外,公訴檢察官則提出,曾與劉姓保母姊妹有雇傭關係的外籍人士擬出庭作證,但考量其中一名被告曾透過第三方試圖影響證詞,因此要求該名證人在作證時與被告處於不同空間,以確保證言不受干擾。
庭訊最後,審判長特別感謝旁聽民眾遵守法庭秩序,未將標語及白花帶入法庭,並強調合議庭將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審理本案。全案的準備程序於正式終結,法院將於4月21日進行國民法官選任,並於4月22日續行審理。
本案庭訊中,審判長逐一確認後續審理期程,並開放檢辯雙方及告訴代理人陳述意見。法庭最終決議,審理將自4月22日開始,至5月7日進行最後陳述及科刑辯論,5月8日則為預備庭期。法官與國民法官的評議時間定於5月8日至5月13日,並於5月13日進行宣判。
由於本案涉及幼童死亡,社會關注度極高,庭外有逾200名民眾響應「加重虐童刑責」行動。他們手持標語、白花,高喊「不得假釋」、「唯一死刑」等口號,希望法院能做出最嚴厲的裁決。庭訊結束後,劉姓保母姊妹由法警戒護上囚車,車輛駛離法院時,部分情緒激動的民眾向囚車丟擲零食,表達強烈不滿。
辯護律師在庭上表示,因本案引發高度關注,導致被告家屬個資遭肉搜,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律師強調,庭外請願群眾的聲勢已對家屬構成壓力,因此希望在被告家屬作證時,能以屏風隔離旁聽席,使國民法官與法官能看到證人,但旁聽民眾無法直視,以確保作證安全。
此外,公訴檢察官則提出,曾與劉姓保母姊妹有雇傭關係的外籍人士擬出庭作證,但考量其中一名被告曾透過第三方試圖影響證詞,因此要求該名證人在作證時與被告處於不同空間,以確保證言不受干擾。
庭訊最後,審判長特別感謝旁聽民眾遵守法庭秩序,未將標語及白花帶入法庭,並強調合議庭將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審理本案。全案的準備程序於正式終結,法院將於4月21日進行國民法官選任,並於4月22日續行審理。
劉姓保母姊妹涉虐死男童剴剴 逾200人北院外集結盼重判
台北市劉姓保母姊妹涉嫌虐死1歲男童「剴剴」,案件於19日下午在台北地方法院進行第四次準備庭審理。庭審期間,法院外聚集大量聲援民眾,手持標語與白花,高喊「惡魔保母,不得假釋,唯一死刑」,要求司法嚴懲加害人,並加重虐童刑責。
根據檢方調查,劉姓保母姊妹為兒福聯盟簽約合作的有照保母,於2023年8月受託照顧1歲男童剴剴。然而,兩人自同年9月1日至12月23日間,對剴剴施行長期凌虐,包括綑綁、毆打、妨害自由等行為,並導致男童全身多處嚴重傷害。
醫院紀錄顯示,剴剴送醫時已陷入無意識狀態,經診斷發現其身體嚴重營養不良,頭骨、盆骨及小腿骨骨折,牙齒斷裂、指甲被拔除,生殖器更有燒燙傷痕跡。儘管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仍因傷勢過重於2023年12月24日宣告不治。
劉姓姊妹案發後一度坦承施虐,但在2024年2月5日的庭審中,兩人突然翻供,僅承認綑綁與打腳底板,否認拔牙、拔指甲、餵食廚餘、推撞牆壁等指控,並辯稱剴剴的傷勢是「自己跌倒所致」。然而,醫療與鑑識報告顯示,這些傷害並非單純跌倒所能造成,檢方認為兩人說詞前後矛盾,惡意推卸責任,因此依「凌虐兒童致死罪」起訴,案件目前由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中。
本案曝光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許多民眾自發性集結於法院門前聲援,訴求司法嚴懲施虐者,並希望透過修法,強化對虐童犯罪的刑責。根據報導,下午約有200多名民眾排隊入場聽審,並在法院外高喊「唯一死刑」,甚至有部分人士主張應對虐童致死者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且不得假釋。
此外,網友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倡議「加重虐童刑責」,獲得逾10萬人附議,順利達標,根據規定,主管機關須於5月16日前正式回應民眾訴求。
由於本案適用國民法官制度,部分法律界人士對於法院外大規模集會表示擔憂。專家指出,群眾的激烈言論可能會對國民法官造成心理壓力,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甚至讓素人法官卻步,對此呼籲社會應冷靜面對司法程序,避免影響審判獨立性。
對於社會各界要求加重虐童刑責,法務部官員回應表示,政府已於去年修法,提高「凌虐幼童罪」的刑罰,至於是否進一步修法,將尊重各方建議,並廣納社會意見,另行研議。
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民進黨立委郭昱晴等公眾人物也到場聲援,表達對案件的關切。隨著案件審理進入關鍵階段,社會輿論與司法審判的平衡,將成為未來各界討論的焦點。民眾普遍期待法院能給予被害人公道,也期望政府積極檢討現行兒童保護法規,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尊重身體自主權,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
根據檢方調查,劉姓保母姊妹為兒福聯盟簽約合作的有照保母,於2023年8月受託照顧1歲男童剴剴。然而,兩人自同年9月1日至12月23日間,對剴剴施行長期凌虐,包括綑綁、毆打、妨害自由等行為,並導致男童全身多處嚴重傷害。
醫院紀錄顯示,剴剴送醫時已陷入無意識狀態,經診斷發現其身體嚴重營養不良,頭骨、盆骨及小腿骨骨折,牙齒斷裂、指甲被拔除,生殖器更有燒燙傷痕跡。儘管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仍因傷勢過重於2023年12月24日宣告不治。
劉姓姊妹案發後一度坦承施虐,但在2024年2月5日的庭審中,兩人突然翻供,僅承認綑綁與打腳底板,否認拔牙、拔指甲、餵食廚餘、推撞牆壁等指控,並辯稱剴剴的傷勢是「自己跌倒所致」。然而,醫療與鑑識報告顯示,這些傷害並非單純跌倒所能造成,檢方認為兩人說詞前後矛盾,惡意推卸責任,因此依「凌虐兒童致死罪」起訴,案件目前由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中。
本案曝光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許多民眾自發性集結於法院門前聲援,訴求司法嚴懲施虐者,並希望透過修法,強化對虐童犯罪的刑責。根據報導,下午約有200多名民眾排隊入場聽審,並在法院外高喊「唯一死刑」,甚至有部分人士主張應對虐童致死者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且不得假釋。
此外,網友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倡議「加重虐童刑責」,獲得逾10萬人附議,順利達標,根據規定,主管機關須於5月16日前正式回應民眾訴求。
由於本案適用國民法官制度,部分法律界人士對於法院外大規模集會表示擔憂。專家指出,群眾的激烈言論可能會對國民法官造成心理壓力,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甚至讓素人法官卻步,對此呼籲社會應冷靜面對司法程序,避免影響審判獨立性。
對於社會各界要求加重虐童刑責,法務部官員回應表示,政府已於去年修法,提高「凌虐幼童罪」的刑罰,至於是否進一步修法,將尊重各方建議,並廣納社會意見,另行研議。
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民進黨立委郭昱晴等公眾人物也到場聲援,表達對案件的關切。隨著案件審理進入關鍵階段,社會輿論與司法審判的平衡,將成為未來各界討論的焦點。民眾普遍期待法院能給予被害人公道,也期望政府積極檢討現行兒童保護法規,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尊重身體自主權,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