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比特犬二度傷人 動保處罰飼主14萬沒入犬隻 飼主兒聲明致歉

2025-03-18 10:47:14   1471

台北市文山區日前發生比特犬突從車窗躍出攻擊機車騎士事件,未料不到兩週後,同一隻犬隻在飼主駕車外出時,再次自行開啟車窗跳出,攻擊騎士,造成傷害。民眾質疑飼主未妥善管控猛犬,甚至懷疑是否有故意縱狗咬人的嫌疑,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與警方已介入調查,將決定是否對飼主祭出更嚴厲的處罰。

▲台北市動保處技正華心惠。

台北市發生比特犬連續跳窗咬人事件,該犬於3月6日在文山區跳窗傷人,未料3月17日又在大安區臥龍街發生類似案件,造成兩名民眾受傷。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介入調查後,裁罰飼主新台幣20萬元,並決議沒入犬隻,後續評估是否開放給符合資格民眾認養,若攻擊性無法改善不排除安樂死。

根據警方調查,涉案比特犬Lucky於6日首次在文山區跳窗咬傷機車騎士,當時飼主徐男稱犬隻誤觸車窗按鍵才導致事件發生,並承諾日後會加強管理,如搭車時將使用寵物口罩。然而,僅隔11天後,17日Lucky再次跳窗攻擊路人,造成二度傷害。

台北市動保處表示,比特犬連續兩次咬人,顯示飼主無法有效管理犬隻,已違反《動物保護法》第7條及第20條規定,原裁罰14萬元並沒入犬隻,後經檢討,最終決議將罰款提高至20萬元,維持沒入決定,預計本週五(21日)前完成沒入作業,待和飼主確認時間後,將派員至住家載送比特犬至特定處所安置。

比特犬沒入後,動保處將視安置期間照護狀況,再進行後續評估飼養決定,若安置狀況一切安好,可能會開放給符合曾飼養比特犬等一定資格的民眾認養,但若其攻擊性仍無法改善,則不排除進行安樂死。

根據《動物保護法》,攻擊性犬隻在公共場所必須由成年人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的牽繩牽引,並配戴寵物口罩,或裝載於金屬製堅固箱籠內。動保處強調,飼主應負責確保犬隻不會無故侵害他人安全,否則將面臨嚴厲處罰。

針對事件引發的輿論壓力,飼主之子、法律白話文運動營運長徐書磊於17日晚間發表五點聲明,向社會大眾及受害者致歉。他表示,Lucky為其父親飼養,他與家人均無法親近該犬,並曾多次勸告父親妥善管理,但未能有效防止意外發生。

徐書磊強調,事發當時他本人並未在車上,是透過新聞才得知犬隻傷人。他透露,父親目前已與兩名受害者洽談賠償,並承諾坦然面對動保處的裁罰及沒入犬隻的決定。此外,針對網傳父親涉嫌透過議員關說一事,徐書磊澄清,北市動保處已公開駁斥此傳聞,並強調他對任何干預行政或司法程序的行為均予以嚴厲譴責。

此事在社群媒體上引發廣泛討論,不少網友批評飼主未能負起應有的責任,導致比特犬多次傷人,要求政府進一步強化動物管理規範。一些留言指出,「如果無法控制犬隻,就不應隨意帶出門」,「不是賠償就算了,萬一還有下一個受害者怎麼辦?」甚至有人質疑「狗會自己開車窗?」。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聲音認為,飼養攻擊性犬種需更加審慎,政府應檢討現行規範,例如是否應對特定犬種實施更嚴格的飼養規定,以防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台北市動保處最後再次呼籲,攻擊性犬隻的飼主務必遵守相關管理規定,確保犬隻不對他人構成威脅,以維護公共安全與動物福祉。未來若有類似違規行為,將依法嚴懲,避免憾事重演。

隔11天比特犬再度咬傷騎士 北市動保處與警方介入調查

台北市文山區日前發生比特犬突從車窗躍出攻擊機車騎士事件,未料不到兩週後,同一隻犬隻在飼主駕車外出時,再次自行開啟車窗跳出,攻擊騎士,造成傷害。民眾質疑飼主未妥善管控猛犬,甚至懷疑是否有「故意縱狗咬人」的嫌疑,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與警方已介入調查,將決定是否對飼主祭出更嚴厲的處罰。

本月6日,徐姓男子(60多歲)駕駛皮卡車行經台北市文山區萬美街2段停等紅燈時,其飼養的比特犬突從車窗躍出,咬傷一名機車騎士,造成大腿撕裂傷。事發後,警方與台北市動保處介入調查,但飼主並未因此加強管控犬隻。

未料,17日上午8時30分,徐男再次駕車載狗外出,行經大安區臥龍街時,該犬又自行打開車窗,跳出車外攻擊一名機車騎士。受害騎士雖試圖閃避,但仍被比特犬咬傷,造成右大腿、右小腿及左小腿多處撕裂傷,送醫後縫合數針。警方表示,目前兩起案件的受害者均未對飼主提出傷害告訴,但動保處將裁定是否對飼主處以罰款或沒收犬隻。

事發後,徐男聲稱,比特犬是「自行踩開車窗」才跳出車外釀禍,他已盡力阻止,但未能即時控制犬隻。然而,連續兩次類似的咬人事件,引發民眾與網友高度質疑,懷疑飼主是否有管理不當、甚至故意縱容犬隻攻擊他人的嫌疑。

網路論壇PTT上,有網友整理出五大疑點,包含:

1.飼主未依規定為比特犬配戴嘴套——根據《動物保護法》,比特犬屬於高風險犬種,應強制配戴嘴套,徐男卻未遵守規範。
2.同一隻狗兩次攻擊人類,且間隔不到兩週——不僅傷及兩名不同騎士,且事件發生方式高度相似,讓人懷疑是否真的是意外。
3.比特犬「自行開窗」的可能性存疑——兩起事件均由狗自行開窗跳出攻擊,但這一行為是否合理,令許多網友懷疑。
4.飼主發現犬隻開窗後的第一反應竟是「關窗」而非下車阻止——若飼主早已察覺狗在開窗,為何不立即下車制止?
5.狗攻擊機車騎士是否為「選定目標」?——兩起案件的受害者皆為機車騎士,讓部分網友懷疑飼主是否有特殊動機。

有網友憤怒留言:「如果咬到小孩怎麼辦?」、「這種猛犬規定要戴嘴套,飼主擺爛是不是在賭?」、「這次狗又自己開窗?騙誰?」、「合理懷疑是故意的,第一次說意外還能信,第二次根本惡意縱狗」。

在6日咬人事件後,台北市動保處曾考慮沒收該比特犬,但徐男透過市議員陳情,強調愛犬如同自己的兒子,若被沒收,他「不想活了」。最終,動保處決定暫不沒入犬隻,但徐男仍面臨至少新台幣3萬元的罰款,且動保處尚未做出最後裁定。

然而,短短不到兩週內比特犬再次攻擊路人,此事恐使動保處立場轉變,社會輿論也普遍認為應對飼主祭出更嚴厲的懲罰,以免憾事再發生。

目前,警方已調閱監視器畫面,以釐清兩起事件的細節,並評估是否涉及「故意傷害」或「過失傷害」罪。台北市動保處則表示,將進一步調查,若確認飼主管理不當,可能面臨更高額罰款,甚至沒收犬隻。

根據《動物保護法》,飼主若未妥善管理猛犬,導致公共安全受威脅,可被處以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若導致嚴重人身傷害,則可面臨刑事責任。此外,台灣法律規定,比特犬為高風險犬種,應於外出時配戴嘴套,若未遵守規範,即構成違規行為。

【圖片來源:中央社、翻攝影片】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