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lliant專欄:川普和習近平如何阻止貿易戰

2025-03-14 12:59:11   2062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擁有強大的談判實力,但也有理由避免中美關係破裂。如果關稅加劇通膨並削弱美國出口需求,他的以成長為重點的議程可能會受到破壞。

我剛從北京回來,北京的政府和商界領袖警告稱,與美國的緊張關係將加劇,但仍對達成協議充滿希望。毫無疑問,如果談判失敗,我們將面臨另一場全面貿易戰。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是贏家,尤其是中國。

我與中國領導人在貿易方面已經接觸了30年,這次感覺不同。中國經濟比過去二十年的任何時候都要疲軟——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低迷,中產階級的沮喪情緒日益加劇。在中國,很少有人承認習近平的政治弱點,但他管理這些壓力的能力卻受到密切關注。同時,中國正透過加強與俄羅斯和全球南方國家的貿易聯繫來應對美國的壓力。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領導人看到他們的國家被中國商品淹沒,並對此反擊。雖然從長期來看,向其他出口市場多元化對中國來說可能有效,但從短期來看,沒有什麼可以取代美國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擁有強大的談判實力,但也有理由避免中美關係破裂。如果關稅加劇通膨並削弱美國出口需求,他的以成長為重點的議程可能會受到破壞。過去幾週,川普已加大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北京也採取了反制措施。隨著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戰不斷展開,與中國的長期激烈鬥爭可能會進一步給全球供應鏈帶來壓力。影響不會僅限於美國和中國——依賴與這兩個經濟體的貿易的歐洲、亞洲以及其他地區的市場都將感受到壓力。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不能讓這種惡性循環失控。

令人樂觀的一個原因是,儘管兩國領導人就貿易戰展開激烈交鋒,但他們仍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剛剛閉幕的中國兩會批准了更有力但溫和的措施,透過增加消費支出和提振私營部門的信心來支撐低迷的中國經濟。與美國建立更穩定的關係將有助於中國專注於國內重組。如果習近平確實釋放出談判意願,川普就應該抓住時機。

川普對中國徵收關稅──以及北京如何應對

如果雙方都務實,就存在一條前進的道路。貿易壁壘和技術控制是兩國關注的焦點。為了增加成功的機會,談判也應該設定時間限制——六個月,不能再長,以防止談判陷入僵局。北京方面有在被逼入絕境時拖延談判或取消談判的歷史。明確的最後期限會給雙方帶來壓力,迫使他們真誠採取行動。如果談判陷入僵局,那麼應該重新討論提高關稅的問題。

芬太尼是首要議題。司法部已確定中國公司向墨西哥販毒集團供應了製造致命鴉片類藥物所需的化學品,並且中國販毒網絡涉嫌洗錢。川普明確表示,任何與中國有意義的接觸都必須包括加強對芬太尼販運的執法力度——而且他指望與習近平的良好關係能夠獲得中國的幫助。貿易戰不會解決問題,但以務實的結果為導向的協議也許可以解決問題。鑑於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芬太尼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政治態度,在正式貿易談判之前解決這個問題將是明智的策略。無論如何,北京方面必須在採取嚴厲措施——切斷供應。

貿易承諾是下一個優先事項。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北京承諾購買美國飛機、農產品和能源,但後續行動並未實現。如果中國希望美國在關稅問題上讓步,就必須體現誠意,並履行先前的承諾。缺乏可執行性的貿易協定是毫無意義的。

為了體現信心,談判期間應暫停進一步提高關稅。不斷增加的關稅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對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市場對不穩定做出負面反應,雙方企業被迫重新考慮供應鏈和投資策略。暫時停止徵收新關稅將為進行真正的談判創造必要的喘息空間。但這種暫停必須是有條件的——如果發現中國破壞談判或不公平的報復,美國應該保留重新實施制裁的權利。

近年來,技術限制一直是中美緊張關係的核心,也必須成為討論的一部分。美國擔心先進半導體或其他尖端技術的出口可能使中國軍方受益,這種擔憂是合理的,而且美國必須保護智慧財產權。同時,過度限制可能會抑制投資和創新。美國和北京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製定明確、可執行的共識,以防止國家安全風險,同時允許技術領域的大多數貿易和投資繼續暢通無阻。

中國工業品生產過剩、電動車出口以及投資限制也加劇了中國與歐盟和其他貿易夥伴的爭端,這些貿易夥伴正在考慮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中美達成協議將消除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產生正面影響。透過開展更廣泛的經濟對話,華盛頓和北京可以幫助防止全球貿易進一步分化。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重塑了美國對華政策,正確地指出了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並將其視為地緣政治競爭對手。這種更強硬的立場如今在美國已根深蒂固,但轉向對抗和經濟民族主義已經走得太遠了。

我們正處於冷戰式分裂的邊緣,雙方都將對方視為生存威脅。雙方需要強而有力的政治領導力來挽回頹勢。

這些年來,我親眼目睹了中美關係的巨變。有一件事始終是正確的:當雙方選擇務實而不是對抗時,交易就能達成。川普有機會達成一項有意義的協議——他應該抓住機會。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