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放棄併foodpanda台灣 公平會:關注業者是否轉嫁成本

2025-03-13 11:05:48   1023

Uber放棄收購台灣foodpanda配送業務,由於解約費用高昂,外界關注是否成本可能轉嫁消費者。公平會代理主委陳志民13日受訪表示,市場上價格變動、外送平台是否漲價等,公平會隨時關注。

全球外送平台龍頭Uber宣布,終止以9.5億美元收購foodpanda台灣業務,並須支付約2.5億美元(約新台幣82.8億元)的解約費。此舉引發市場關注,外界擔憂Uber可能將高額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對此,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代理主委陳志民表示,將密切監測外送平台是否因而調漲價格或有違反公平競爭行為。

Uber原計畫收購foodpanda台灣業務,然而台灣公平會去年12月以「壟斷市場」為由否決此案,認為合併後市占率將超過9成,恐嚴重影響市場競爭與消費者權益。因此,Uber最終決定放棄收購計畫,並支付高額解約費。

Uber在收購計畫中,除了支付foodpanda母公司Delivery Hero 9.5億美元的收購費用,還承諾額外購買Delivery Hero新發行的3億美元(約新台幣98億元)股份。儘管交易破局,Uber仍未終止與Delivery Hero的財務合作,外界關注Uber是否會透過股權影響台灣foodpanda的營運。

對此,陳志民表示,若Uber透過股權收購影響foodpanda台灣子公司的人事與經營決策,則可能符合公平交易法「事業結合」的定義,仍須送交公平會審查。

Uber因終止交易需支付高達82億元的解約費,市場憂心其可能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導致外送價格上漲。對此,公平會強調,將密切監測外送平台是否藉機聯合調漲價格或違反公平競爭規範。

陳志民受訪時表示:「市場價格變動是企業自主決定,但若涉及聯合行為或違反競爭法,公平會將介入調查。」他進一步指出,若未來有新的買家有意收購foodpanda台灣,則仍需經過公平會審查,以確保市場競爭環境公平。

在Uber收購案引發市場關注的同時,公平會自身也面臨人事委員短缺的問題。立法院今年初審查公平交易委員提名案時,藍白聯手否決了主委被提名人李鎂與委員被提名人洪財隆,導致公平會目前僅剩5名委員,人數不足恐影響決策運作。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在立法院質詢時關切此問題,並詢問是否影響公平會運作。對此,陳志民坦言,公平會仍依現行制度運作,但當委員需要利益迴避時,開會人數將不足,可能影響部分案件的審議。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