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押送海牙 菲律賓總統:履行國際義務

2025-03-12 11:15:48   717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11日深夜證實,菲律賓政府已將前總統杜特蒂押送海牙國際刑事法院,並強調這是為了履行菲律賓對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義務。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因在任內推動掃毒戰爭,涉嫌危害人類罪,遭國際刑事法院(ICC)發出逮捕令。11日,他自香港返抵馬尼拉國際機場時,隨即遭菲律賓警方逮捕,並於當晚被押送至荷蘭海牙,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審判。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強調,菲律賓政府此舉是履行對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義務,符合國際法規。

小馬可仕深夜召開記者會表示,國際刑警組織馬尼拉站已收到國際刑事法院針對杜特蒂的逮捕令正本,並要求菲律賓政府協助執行逮捕。他強調,菲律賓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必須履行國際義務,因此將杜特蒂押送至海牙。「若菲律賓拒絕配合,未來當我們需要國際刑警協助追捕海外逃犯時,也將無法獲得協助。」

小馬可仕指出,押送杜特蒂的專機已於11日晚上11時03分自馬尼拉起飛,並駁斥外界關於「非法拘捕」的指控,表示逮捕行動符合菲律賓法律程序,「經得起檢驗」。

杜特蒂的女兒、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薩拉.杜特蒂(Sara Duterte)對此行動強烈譴責,批評政府「拋棄自己的公民」,並指控逮捕杜特蒂是「對主權的背叛」,等同向國際社會展現菲律賓政府「屈服於外國壓力」。她並強調,目前尚未有任何菲律賓司法機構為杜特蒂聲張權利。

杜特蒂於2016年至2022年擔任菲律賓總統,並在此期間大力推行掃毒行動,根據菲律賓官方數據,至少6000名可疑毒販與吸毒者遭警方或身份不明的槍手擊斃。但人權組織指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超過2萬人,並指控菲律賓政府縱容法外處決,侵犯人權。

2018年,人權組織及受害者家屬向國際刑事法院控告杜特蒂,指控其在任內放任警方及執法人員進行「法外處決」,涉嫌觸犯危害人類罪。國際刑事法院同年對杜特蒂的掃毒行動展開初步調查,杜特蒂政府隨即宣布菲律賓退出《羅馬規約》(Rome Statute),該退出決定於2019年正式生效。然而,國際刑事法院仍表示,其對杜特蒂執政期間發生的案件保有司法管轄權。

小馬可仕政府對杜特蒂案的態度在過去一年內有所轉變。2023年11月,小馬可仕曾表示,菲律賓政府不會主動協助國際刑事法院處理杜特蒂案,但若國際刑事法院最終決定逮捕杜特蒂,菲律賓政府也不會加以阻止。這項立場為杜特蒂的法律處境埋下伏筆。

外界關注杜特蒂的逮捕是否與即將於5月舉行的菲律賓期中選舉有關,特別是考量到杜特蒂家族在南部地區仍具影響力。對此,小馬可仕回應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蒂的調查早在他擔任總統之前便已展開,因此與此次選舉無關。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