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連14個月負成長 這縣市「人口大蒸發超嚴重」

2025-03-11 10:54:12
853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台灣人口已連續14個月負成長,截至2025年2月底,全台總人口數為2338萬4614人,較1月減少1萬1435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減少3萬3439人,平均每天減少91人。
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台灣人口已連續14個月負成長,截至2025年2月底,全台總人口數為2338萬4614人,較1月減少1萬1435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減少3萬3439人,平均每天減少91人。這一趨勢反映出生率下降與死亡率上升的影響,而彰化縣作為六都以外人口最多的縣市,近年來更面臨人口快速流失的挑戰,短短兩年間已蒸發超過3萬人。
內政部10日公布2025年2月戶口統計資料,截至2月底,全台人口總數為2338萬4614人,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3萬3439人,平均每天減少91人,與1月比較則減少1萬1435人。
就縣市別來看,與去年同期比較,人口增加率最高者為桃園市0.92%,其次為新竹縣0.91%、台中市0.52%。人口減少最多為台北市1.18%,其次為金門縣減少1.17%、嘉義縣減少1.16%。
新生兒部分,2月出生數為1萬407人,約每3.9分鐘出生一個嬰兒,折合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80,較1月增加912人。另一方面,2月死亡數為2萬1888人,平均約每1.8分鐘死亡一個人,折合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12.20,較1月增加6870人。
至於攸關社會增加的遷入、遷出人口,2月遷入人口數為12萬2992人,較1月增加5萬2497人;遷出人口數為12萬2946人,較1月增加5萬3803人,淨遷入人口數為46人。縣市別而言,淨遷入人口數最多為台中市2640人,其次為桃園市2389人,再者為新北市2217人。
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後,可計算出自然增加人口,台灣2月自然增加人口為負1萬1481人,若以遷入人數減遷出人數得出的社會增加人口計算,2月為46人。整體計算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後,總人口減少1萬1435人。
此外,截至2月底,0至14歲人口數為273萬3872人,占總人口比率11.69%;15至64歲人口數為1612萬6419人,占68.96%;65歲以上人口數為452萬4323人,占19.35%。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趨勢已成為全台面臨的重大課題。
作為六都以外人口最多的縣市,彰化縣的人口下滑速度尤為明顯。2023年彰化縣總人口數為125.2萬人,2024年降至123.6萬人,而2025年則進一步下滑至122萬2781人,相較去年再減少1萬3千人,等同於一年流失一個鄉鎮的人口。
彰化人口下滑的主因在於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的限制。當地民眾普遍認為,縣內工作機會有限、薪資水準較低,導致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選擇前往台中或北部發展。尤其是線西、大城、竹塘、二水等較偏遠的鄉鎮,受限於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人口甚至跌破2萬人,長期下來形成「老化且無年輕人口補充」的惡性循環。
近年來,彰化縣政府積極爭取升格為直轄市,希望藉此提高行政資源與經濟發展機會。然而,內政部在2022年以「政經文化條件不符」為由否決升格案。若人口持續減少,未來升格的機會恐將更加渺茫。
學者指出,彰化與台中地理相鄰,雖然許多彰化人選擇北漂或南漂,但若能結合縣內農業特色,打造適合居住的環境,或可吸引在台中工作的年輕人回彰化定居,以減緩人口外流趨勢。
彰化縣政府則認為,人口減少的主要因素在於「生不如死」的自然減少,加上台中都會區的磁吸效應過強,使得縣內年輕人外流。若無法有效抗衡台中的吸引力,未來兩年內彰化縣人口恐怕將跌破120萬大關,進一步影響縣市發展與升格機會。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內政部10日公布2025年2月戶口統計資料,截至2月底,全台人口總數為2338萬4614人,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3萬3439人,平均每天減少91人,與1月比較則減少1萬1435人。
就縣市別來看,與去年同期比較,人口增加率最高者為桃園市0.92%,其次為新竹縣0.91%、台中市0.52%。人口減少最多為台北市1.18%,其次為金門縣減少1.17%、嘉義縣減少1.16%。
新生兒部分,2月出生數為1萬407人,約每3.9分鐘出生一個嬰兒,折合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80,較1月增加912人。另一方面,2月死亡數為2萬1888人,平均約每1.8分鐘死亡一個人,折合年粗死亡率為千分之12.20,較1月增加6870人。
至於攸關社會增加的遷入、遷出人口,2月遷入人口數為12萬2992人,較1月增加5萬2497人;遷出人口數為12萬2946人,較1月增加5萬3803人,淨遷入人口數為46人。縣市別而言,淨遷入人口數最多為台中市2640人,其次為桃園市2389人,再者為新北市2217人。
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後,可計算出自然增加人口,台灣2月自然增加人口為負1萬1481人,若以遷入人數減遷出人數得出的社會增加人口計算,2月為46人。整體計算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後,總人口減少1萬1435人。
此外,截至2月底,0至14歲人口數為273萬3872人,占總人口比率11.69%;15至64歲人口數為1612萬6419人,占68.96%;65歲以上人口數為452萬4323人,占19.35%。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趨勢已成為全台面臨的重大課題。
作為六都以外人口最多的縣市,彰化縣的人口下滑速度尤為明顯。2023年彰化縣總人口數為125.2萬人,2024年降至123.6萬人,而2025年則進一步下滑至122萬2781人,相較去年再減少1萬3千人,等同於一年流失一個鄉鎮的人口。
彰化人口下滑的主因在於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的限制。當地民眾普遍認為,縣內工作機會有限、薪資水準較低,導致青壯年勞動力外流,選擇前往台中或北部發展。尤其是線西、大城、竹塘、二水等較偏遠的鄉鎮,受限於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人口甚至跌破2萬人,長期下來形成「老化且無年輕人口補充」的惡性循環。
近年來,彰化縣政府積極爭取升格為直轄市,希望藉此提高行政資源與經濟發展機會。然而,內政部在2022年以「政經文化條件不符」為由否決升格案。若人口持續減少,未來升格的機會恐將更加渺茫。
學者指出,彰化與台中地理相鄰,雖然許多彰化人選擇北漂或南漂,但若能結合縣內農業特色,打造適合居住的環境,或可吸引在台中工作的年輕人回彰化定居,以減緩人口外流趨勢。
彰化縣政府則認為,人口減少的主要因素在於「生不如死」的自然減少,加上台中都會區的磁吸效應過強,使得縣內年輕人外流。若無法有效抗衡台中的吸引力,未來兩年內彰化縣人口恐怕將跌破120萬大關,進一步影響縣市發展與升格機會。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