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困境 李強:國外關稅壁壘多國內消費不振
.jpg)
2025-03-05 16:58:40
1484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中國當前面臨的內外挑戰,包括國際貿易壁壘增加、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國內消費疲弱、地方財政困難等問題。他同時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未變,並承諾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與軍事現代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中國當前面臨的內外挑戰,包括國際貿易壁壘增加、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以及國內消費疲弱、地方財政困難等問題。他同時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未變,並承諾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與軍事現代化。
在第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上,李強坦言,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使中國貿易與科技領域面臨更大壓力。隨著國際關稅壁壘增加,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受到挑戰,而地緣政治風險則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與投資意願。
在國內層面,他提到中國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消費需求疲軟,部分企業面臨經營困境,失業問題與薪資成長壓力增大。此外,地方財政緊張,部分基層政府資金短缺影響公共支出。他也承認,一些官員行政效率低下,甚至存在不作為與貪腐問題,影響政府施政能力。
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仍大幅增加軍費預算,2025年國防支出達人民幣1兆7846.65億元(約新台幣8兆元),年增7.2%,增幅高於官方設定的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這一趨勢延續近年來的軍費增長態勢,自2021年以來,中國軍費預算年增幅均維持在7%以上。
李強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將持續推動軍事現代化,深入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加快發展「新質戰鬥力」,包括網路訊息體系建設及國防技術創新。他強調,中央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都將全力支持國防建設,進一步強化軍民融合發展,以確保中國軍事實力與地緣政治挑戰相匹配。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軍費增長符合預期,反映中國在全球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持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決心。目前,中國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後者2025財政年度國防預算高達8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8兆元),但中國的軍費增幅與持續投入顯示,其長期戰略目標仍在穩步推進。
儘管承認當前挑戰,李強仍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依舊強勁,並擁有龐大市場規模、完備產業鏈與豐富人才資源等優勢。他表示,政府將進一步推動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可能推動的新關稅政策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李強未明確回應中國是否將採取對應措施,但強調中國將在「長遠規劃、科學調控」下持續推進經濟轉型與高品質發展。隨著中國「十五五規劃」的開啟,政府可能會加強內部經濟改革,以應對全球市場變局。
在第14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式上,李強坦言,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使中國貿易與科技領域面臨更大壓力。隨著國際關稅壁壘增加,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受到挑戰,而地緣政治風險則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與投資意願。
在國內層面,他提到中國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固,消費需求疲軟,部分企業面臨經營困境,失業問題與薪資成長壓力增大。此外,地方財政緊張,部分基層政府資金短缺影響公共支出。他也承認,一些官員行政效率低下,甚至存在不作為與貪腐問題,影響政府施政能力。
在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仍大幅增加軍費預算,2025年國防支出達人民幣1兆7846.65億元(約新台幣8兆元),年增7.2%,增幅高於官方設定的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這一趨勢延續近年來的軍費增長態勢,自2021年以來,中國軍費預算年增幅均維持在7%以上。
李強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將持續推動軍事現代化,深入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加快發展「新質戰鬥力」,包括網路訊息體系建設及國防技術創新。他強調,中央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都將全力支持國防建設,進一步強化軍民融合發展,以確保中國軍事實力與地緣政治挑戰相匹配。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軍費增長符合預期,反映中國在全球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持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決心。目前,中國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後者2025財政年度國防預算高達8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8兆元),但中國的軍費增幅與持續投入顯示,其長期戰略目標仍在穩步推進。
儘管承認當前挑戰,李強仍強調,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依舊強勁,並擁有龐大市場規模、完備產業鏈與豐富人才資源等優勢。他表示,政府將進一步推動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面對美國川普政府可能推動的新關稅政策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李強未明確回應中國是否將採取對應措施,但強調中國將在「長遠規劃、科學調控」下持續推進經濟轉型與高品質發展。隨著中國「十五五規劃」的開啟,政府可能會加強內部經濟改革,以應對全球市場變局。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