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失業率3.30%連5個月下滑 創2001年以來新低

2025-02-26 17:17:24   850

主計總處26日發布1月失業率為3.3%,較去年12月減少0.02個百分點,且為連續5個月下滑;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37%,同樣呈現下滑。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日公布最新就業統計,2024年1月失業率為3.30%,較去年12月下降0.02個百分點,並且已連續五個月呈現下滑,創下自2001年2月以來同月最低紀錄。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37%,也呈現下降趨勢。整體就業市場顯示穩定回升,就業人數達1161.9萬人,較上月增加7000人,失業人數則降至39.6萬人,減少3000人。

根據統計,失業率下降的主因之一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離職的人數減少2000人,另因企業業務緊縮或歇業,以及初次尋職而失業者則各減少1000人。按不同教育程度觀察,大學程度者的失業率最高,達4.45%;若依年齡層分析,15至19歲族群失業率為7.94%,而20至24歲族群則達11.14%,主要與初次尋職和職場適應階段相關,導致該年齡層失業率相對較高。

然而,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提醒,2月失業率可能會受到農曆新年後的轉職潮影響而上升。她表示,過去經驗顯示,許多員工選擇在農曆年前領取年終獎金後再行轉職,因此1月的失業率通常較低,而2月則可能出現上升趨勢。

與國際相比,台灣1月的未經季節調整失業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屬於中等水平。根據最新數據,加拿大的失業率為6.6%,美國為4.0%,香港為3.1%,而南韓則為2.9%。這顯示台灣的勞動市場仍處於穩定狀態,但仍有改善空間。

此外,主計總處也公布了「勞動力低度運用指標」,該指標參考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標準,進一步分析就業市場的潛在問題。其中,LU1指標(4週失業率)為3.32%,LU2(包含工時不足就業者)為4.23%,LU3(進一步納入部分潛在勞動力)為4.42%,LU4(涵蓋所有潛在勞動力)則為5.32%。這些指標能更完整反映勞動市場的低度運用情況,顯示除了表面失業率外,仍有部分勞動力處於未充分就業的狀態。

主計總處進一步說明,「4週失業者」指的是過去四週內曾尋職,並隨時可投入工作的求職者,而「工時不足就業者」則為因經濟因素或無法找到工時超過35小時的工作,而希望增加工時的就業人口。「潛在勞動力」則涵蓋兩類人員,一類是想工作但過去四週內未積極尋職者,另一類則是曾尋職但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開始工作的人。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