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激起外交震盪 美俄同投反對票引美歐政策分歧

2025-02-25 09:47:22   1219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之際,聯合國大會舉行的兩項關於烏克蘭戰爭決議案表決中,出現了令外界意想不到的外交戲碼。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之際,聯合國大會舉行的兩項關於烏克蘭戰爭決議案表決中,出現了令外界意想不到的外交戲碼。原本由烏克蘭與歐盟聯手起草、要求譴責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要求俄軍撤離並重申烏克蘭主權的決議,最終以93票贊成、18票反對、65票棄權獲得通過;反對票國家中不僅包括俄羅斯,還有美國、以色列、匈牙利等,而棄權的則涵蓋中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巴西等65國。

與此同時,美國卻另行提出一項僅包含哀悼死者、呼籲迅速結束戰爭以及敦促維持長久和平的決議草案,其文中未點名譴責俄羅斯侵略。在歐洲國家推動加入譴責性修正案後,美國最終選擇對修正後版本投下棄權票。美國代表臨時發言人謝伊在聯大表示,以往針對俄羅斯的譴責決議無法扭轉已造成數十萬人傷亡的殘酷現實,僅靠文字無法止戰,暗示當前的外交博弈更注重實際談判的籌碼。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此次投票結果標誌著美國長期以來在烏克蘭問題上與歐洲盟友保持一致的立場發生驟變,許多西方外交官和聯合國資深官員透露,川普政府上週曾試圖說服烏克蘭撤回原有提案,轉而與歐洲討論修改內容,但最終因理念分歧,美國選擇與俄羅斯「同投反對」或棄權,顯示出美國在俄羅斯與歐洲安全議題上的外交政策正發生劇烈轉向。

此外,表決過程也反映出國際社會對持續戰爭日漸疲憊的情緒。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指出,雖然決議獲得多數國家支持,卻因部分國家投下棄權票而顯示出全球在對待長期衝突上的不同考量。專家認為,即將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召開的美俄談判,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未來走向,也將考驗歐洲是否能在分歧中維持一致立場。

這場聯合國大會的表決,不僅讓國際社會看清美國與傳統盟友之間在俄烏問題上的裂痕,也預示著未來全球外交版圖可能面臨重新洗牌。隨著戰事拖延、各方均付出高昂成本,如何在多邊外交框架內尋求實質和平,仍將是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圖片翻攝自x.com/un_news_centre/】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