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隱形牙套遭控多項違規 業者強調合法 食藥署:調查釐清

2025-02-24 16:18:48
711
新加坡隱形牙套品牌Zenyum(綻雅)遭民眾質疑產品安全與合法性,超過200名消費者組成自救會,指控使用該品牌牙套後,出現牙齦萎縮、牙齒變形、門牙縫隙增大、咬合異常等問題,並提出消費者團體訴訟,求償金額預計超過新台幣千萬元。
新加坡隱形牙套品牌Zenyum(綻雅)遭民眾質疑產品安全與合法性,超過200名消費者組成自救會,指控使用該品牌牙套後,出現牙齦萎縮、牙齒變形、門牙縫隙增大、咬合異常等問題,並提出消費者團體訴訟,求償金額預計超過新台幣千萬元。針對產品合法性,自救會質疑Zenyum未取得牙套成品的許可證,卻直接在中國製造成品輸入台灣販售,涉嫌違反醫療法規。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已啟動調查,並要求地方衛生局協助釐清事實。
自救會今(24)日召開記者會,多名受害者現身說明使用Zenyum隱形牙套後的負面影響。多名成員指出,矯正後牙齒狀況與預期不符,甚至導致永久性傷害,其中包括牙齦萎縮、咬合錯誤、牙齒變色等問題。
有消費者表示,在配戴過程中開始出現牙齦退縮,但診所與業者均未能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僅回應「無法保證牙齦不會萎縮」。另一名消費者則指出,矯正後門牙出現縫隙、咬合變成空咬,原本健康的牙齒反而受到影響。此外,有患者嘗試向業者索取個人病歷資料,卻被要求簽署放棄訴訟權同意書,否則無法取得,這一行為亦被質疑違反《醫事法》。
根據自救會委任律師黃偉琳調查,Zenyum隱形牙套在台灣的醫療器材許可證「悠雅透明矯正牙套系統(衛部醫器陸輸字第001486號)」,其核准範圍僅限於牙套原料與矯正設計軟體,並未涵蓋牙套成品。然而,該品牌卻在中國製造牙套後輸入台灣販售,涉嫌違反規範。
黃偉琳指出,依照《醫療法》規定,牙齒矯正應屬醫療行為,矯正牙套應由國內合格牙醫師或牙技師操作,然而Zenyum卻將病患口腔掃描資料寄往中國製造牙套,再直接配送給消費者,涉及違規製作與進口問題。此外,該品牌透過明星與網紅進行大規模行銷,吸引許多年輕消費者,擴大影響範圍。
由於此次爭議影響範圍廣泛,自救會計畫向Zenyum與相關診所發起消費者團體訴訟,預計求償金額超過新台幣千萬元。此外,部分消費者認為,許多受害者是受到網紅與明星的推薦才選擇該品牌,因此要求代言人負起責任,並撤下相關廣告。
Zenyum過去曾邀請楊謹華、宋芸樺等藝人,以及網紅蔡阿嘎、唐綺陽、李多慧等人進行廣告宣傳。自救會認為,這些推薦影響了許多消費者的決策,因此呼籲相關代言人公開回應,並停止宣傳Zenyum產品,以防更多人受害。
針對此次爭議,Zenyum官方回應,強調自2020年進入台灣市場以來,所有產品皆符合食藥署規範,並依法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Zenyum指出,牙套經台灣合格牙醫師診療後,依據病患需求專屬設計,符合客製化醫材標準,且不需再由台灣牙技師進行加工,因此並無違法。
針對外界質疑,衛福部食藥署已要求地方衛生局展開調查,確認Zenyum的產品供應來源與製作過程是否符合法規。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組組長錢嘉宏表示:「悠雅透明矯正牙套系統的許可證,僅核准矯正軟體及牙套原料,未涵蓋牙套成品。」但他補充,牙醫師若透過該軟體為病患設計牙套,並請持有許可證的業者製作,則可視為客製化醫材,屬於醫療業務環節,因此輸入台灣時不需額外查驗登記。
不過,由於此次事件已有大量民眾提出投訴,食藥署表示將依照記者會揭露的資訊,調查Zenyum的產品來源、廣告內容及是否涉及違規進口,一旦發現違法,將依法處理。
此次Zenyum隱形牙套爭議涉及醫療安全、進口合法性與消費者權益,引發廣泛討論,未來幾個關鍵發展包括:
1.食藥署調查結果:是否確認Zenyum牙套成品涉及違規進口,並採取進一步處置。
2.消費者團體訴訟進展:自救會是否成功發起訴訟,並獲得法院受理與判決支持。
3.代言人責任問題:過去協助宣傳的網紅與藝人是否回應消費者質疑,並撤下相關推薦內容。
4.牙醫診所責任釐清:合作診所是否有未盡醫療專業義務,導致消費者矯正結果與預期不符。

自救會今(24)日召開記者會,多名受害者現身說明使用Zenyum隱形牙套後的負面影響。多名成員指出,矯正後牙齒狀況與預期不符,甚至導致永久性傷害,其中包括牙齦萎縮、咬合錯誤、牙齒變色等問題。
有消費者表示,在配戴過程中開始出現牙齦退縮,但診所與業者均未能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僅回應「無法保證牙齦不會萎縮」。另一名消費者則指出,矯正後門牙出現縫隙、咬合變成空咬,原本健康的牙齒反而受到影響。此外,有患者嘗試向業者索取個人病歷資料,卻被要求簽署放棄訴訟權同意書,否則無法取得,這一行為亦被質疑違反《醫事法》。
根據自救會委任律師黃偉琳調查,Zenyum隱形牙套在台灣的醫療器材許可證「悠雅透明矯正牙套系統(衛部醫器陸輸字第001486號)」,其核准範圍僅限於牙套原料與矯正設計軟體,並未涵蓋牙套成品。然而,該品牌卻在中國製造牙套後輸入台灣販售,涉嫌違反規範。
黃偉琳指出,依照《醫療法》規定,牙齒矯正應屬醫療行為,矯正牙套應由國內合格牙醫師或牙技師操作,然而Zenyum卻將病患口腔掃描資料寄往中國製造牙套,再直接配送給消費者,涉及違規製作與進口問題。此外,該品牌透過明星與網紅進行大規模行銷,吸引許多年輕消費者,擴大影響範圍。
由於此次爭議影響範圍廣泛,自救會計畫向Zenyum與相關診所發起消費者團體訴訟,預計求償金額超過新台幣千萬元。此外,部分消費者認為,許多受害者是受到網紅與明星的推薦才選擇該品牌,因此要求代言人負起責任,並撤下相關廣告。
Zenyum過去曾邀請楊謹華、宋芸樺等藝人,以及網紅蔡阿嘎、唐綺陽、李多慧等人進行廣告宣傳。自救會認為,這些推薦影響了許多消費者的決策,因此呼籲相關代言人公開回應,並停止宣傳Zenyum產品,以防更多人受害。
針對此次爭議,Zenyum官方回應,強調自2020年進入台灣市場以來,所有產品皆符合食藥署規範,並依法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Zenyum指出,牙套經台灣合格牙醫師診療後,依據病患需求專屬設計,符合客製化醫材標準,且不需再由台灣牙技師進行加工,因此並無違法。
針對外界質疑,衛福部食藥署已要求地方衛生局展開調查,確認Zenyum的產品供應來源與製作過程是否符合法規。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組組長錢嘉宏表示:「悠雅透明矯正牙套系統的許可證,僅核准矯正軟體及牙套原料,未涵蓋牙套成品。」但他補充,牙醫師若透過該軟體為病患設計牙套,並請持有許可證的業者製作,則可視為客製化醫材,屬於醫療業務環節,因此輸入台灣時不需額外查驗登記。
不過,由於此次事件已有大量民眾提出投訴,食藥署表示將依照記者會揭露的資訊,調查Zenyum的產品來源、廣告內容及是否涉及違規進口,一旦發現違法,將依法處理。
此次Zenyum隱形牙套爭議涉及醫療安全、進口合法性與消費者權益,引發廣泛討論,未來幾個關鍵發展包括:
1.食藥署調查結果:是否確認Zenyum牙套成品涉及違規進口,並採取進一步處置。
2.消費者團體訴訟進展:自救會是否成功發起訴訟,並獲得法院受理與判決支持。
3.代言人責任問題:過去協助宣傳的網紅與藝人是否回應消費者質疑,並撤下相關推薦內容。
4.牙醫診所責任釐清:合作診所是否有未盡醫療專業義務,導致消費者矯正結果與預期不符。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