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嚴控技術人才外流 金融時報:鴻海恐受影響
(1).jpg)
2025-02-17 11:41:20
1170
隨著美國與歐洲對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北京當局進一步強化對先進技術的管控,試圖確保關鍵技術不外流。《金融時報》報導,這項政策已經對包括蘋果供應商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在內的企業造成影響,特別是其向印度轉移設備與技術人員的計畫受到阻礙。
隨著美國與歐洲對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溫,北京當局進一步強化對先進技術的管控,試圖確保關鍵技術不外流。《金融時報》報導,這項政策已經對包括蘋果供應商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在內的企業造成影響,特別是其向印度轉移設備與技術人員的計畫受到阻礙。
根據報導,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來提高了部分工程師和設備出境的限制,並針對關鍵電池技術與礦物處理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此外,中國商務部於今年1月提出措施,限制鋰開採及先進電池原料生產技術的出口,以維持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領先地位。
北京強化技術出口管制之際,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歐洲也與中國在汽車貿易問題上發生爭端,這些變化促使許多外資與本地企業開始尋求將產線遷至其他國家。然而,中國當局對企業的技術轉移設下層層關卡,使得企業外移變得更加困難。
據悉,中國政府正在阻止鴻海將機械設備和技術主管調派至印度,而蘋果則持續在印度積極建立自家供應鏈。部分台灣電子企業在將設備轉移至印度時也遭遇困難,但對東南亞的運輸仍然正常。一名印度官員更指控,中國利用清關延誤,阻礙零組件與設備流入印度,並通知電子業供應鏈「不要在印度建立製造和組裝業務」。
此外,根據美國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報導,鴻海已暫停派遣中國工人前往印度工廠,且關鍵製造設備的運輸也出現延宕。分析人士指出,這與中國政府近期收緊技術出口政策有關。
分析認為,北京的技術出口管制策略與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轉移的限制相似,但中國曾多次批評這種做法是不公平的。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仍在強化對技術的掌控,並透過非正式手段特別針對印度,例如阻擾企業將設備與人才轉移至印度,但對東南亞與中東地區的企業影響相對較小。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高級分析師安東妮婭·赫麥迪(Antonia Hmaidi)表示,中國正在建立強大的出口管制能力,並在技術選擇上極為謹慎,這是為了確保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隨著中國出口管制加強,加上美國與歐洲對中國企業施加的貿易限制,全球供應鏈正面臨重組風險。許多跨國企業正在尋求將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特別是印度在電子產業供應鏈中的角色正在增強,但中國政府的政策可能讓這一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專家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對技術出口的限制可能進一步擴大,涵蓋更多先進科技與製造業領域,這將加劇全球產業鏈的分裂,並影響企業的長期布局策略。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報導,中國政府近幾個月來提高了部分工程師和設備出境的限制,並針對關鍵電池技術與礦物處理技術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此外,中國商務部於今年1月提出措施,限制鋰開採及先進電池原料生產技術的出口,以維持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領先地位。
北京強化技術出口管制之際,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歐洲也與中國在汽車貿易問題上發生爭端,這些變化促使許多外資與本地企業開始尋求將產線遷至其他國家。然而,中國當局對企業的技術轉移設下層層關卡,使得企業外移變得更加困難。
據悉,中國政府正在阻止鴻海將機械設備和技術主管調派至印度,而蘋果則持續在印度積極建立自家供應鏈。部分台灣電子企業在將設備轉移至印度時也遭遇困難,但對東南亞的運輸仍然正常。一名印度官員更指控,中國利用清關延誤,阻礙零組件與設備流入印度,並通知電子業供應鏈「不要在印度建立製造和組裝業務」。
此外,根據美國科技媒體《Rest of World》報導,鴻海已暫停派遣中國工人前往印度工廠,且關鍵製造設備的運輸也出現延宕。分析人士指出,這與中國政府近期收緊技術出口政策有關。
分析認為,北京的技術出口管制策略與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轉移的限制相似,但中國曾多次批評這種做法是不公平的。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仍在強化對技術的掌控,並透過非正式手段特別針對印度,例如阻擾企業將設備與人才轉移至印度,但對東南亞與中東地區的企業影響相對較小。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高級分析師安東妮婭·赫麥迪(Antonia Hmaidi)表示,中國正在建立強大的出口管制能力,並在技術選擇上極為謹慎,這是為了確保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隨著中國出口管制加強,加上美國與歐洲對中國企業施加的貿易限制,全球供應鏈正面臨重組風險。許多跨國企業正在尋求將供應鏈多元化,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特別是印度在電子產業供應鏈中的角色正在增強,但中國政府的政策可能讓這一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專家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對技術出口的限制可能進一步擴大,涵蓋更多先進科技與製造業領域,這將加劇全球產業鏈的分裂,並影響企業的長期布局策略。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