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夫妻赴印尼探親 返台就醫確診屈公病

2025-02-17 11:22:22
509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公布,台南市麻豆區新增兩例屈公病(Chikungunya)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患者為一對5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夫妻,兩人於1月下旬前往印尼探親,在當地出現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一度自行服藥緩解,返台後仍感不適,最終確診感染屈公病。目前,市府已展開一系列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公布,台南市麻豆區新增兩例屈公病(Chikungunya)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患者為一對5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夫妻,兩人於1月下旬前往印尼探親,在當地出現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一度自行服藥緩解,返台後仍感不適,最終確診感染屈公病。目前,市府已展開一系列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根據衛生局說明,這對夫妻於1月25日至2月7日赴印尼探親,期間分別於2月2日及2月5日陸續出現關節及肌肉疼痛等症狀,當時自行服藥後短暫緩解。然而,2月7日從印尼返回台灣,經香港轉機抵達高雄機場後,兩人當晚因持續不適前往醫院就診,2月14日進行第二次採檢,2月15日經疾管署南區實驗室檢驗,確診為屈公病陽性病例。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2月15日,台灣今年累計7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分別分布於新竹縣(1例)、新竹市(1例)、新北市(1例)、高雄市(1例)、桃園市(1例)及台南市(2例)。其中,6例感染源來自印尼,1例來自菲律賓。
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在接獲通報當日,衛生單位與區公所防疫團隊即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環境進行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緊急室內噴霧罐防治、病媒蚊密度調查、環境孳生源清除及衛生教育等。16日進一步執行化學防治作業,以降低病媒蚊傳播風險。
屈公病在台灣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其主要傳播病媒蚊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該病症狀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相似,初期常出現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嘔吐、肌肉疼痛、皮疹等,其中部分感染者的關節痛與倦怠感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這點與登革熱有所不同。
台南市政府提醒民眾,無論是屈公病或登革熱,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即是杜絕病媒蚊孳生。市府呼籲民眾定期檢視住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清除積水容器,防止蚊蟲孳生。此外,計畫前往東南亞國家或其他流行地區的民眾,應加強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並選擇有紗門、紗窗的住所。
衛生局也提醒,入境後14日內,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痠痛、皮疹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與治療,防止疫情擴散。
【圖片來源:中央社(台南市政府提供)】
根據衛生局說明,這對夫妻於1月25日至2月7日赴印尼探親,期間分別於2月2日及2月5日陸續出現關節及肌肉疼痛等症狀,當時自行服藥後短暫緩解。然而,2月7日從印尼返回台灣,經香港轉機抵達高雄機場後,兩人當晚因持續不適前往醫院就診,2月14日進行第二次採檢,2月15日經疾管署南區實驗室檢驗,確診為屈公病陽性病例。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截至2月15日,台灣今年累計7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分別分布於新竹縣(1例)、新竹市(1例)、新北市(1例)、高雄市(1例)、桃園市(1例)及台南市(2例)。其中,6例感染源來自印尼,1例來自菲律賓。
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在接獲通報當日,衛生單位與區公所防疫團隊即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環境進行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緊急室內噴霧罐防治、病媒蚊密度調查、環境孳生源清除及衛生教育等。16日進一步執行化學防治作業,以降低病媒蚊傳播風險。
屈公病在台灣屬於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其主要傳播病媒蚊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該病症狀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相似,初期常出現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嘔吐、肌肉疼痛、皮疹等,其中部分感染者的關節痛與倦怠感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這點與登革熱有所不同。
台南市政府提醒民眾,無論是屈公病或登革熱,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即是杜絕病媒蚊孳生。市府呼籲民眾定期檢視住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清除積水容器,防止蚊蟲孳生。此外,計畫前往東南亞國家或其他流行地區的民眾,應加強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並選擇有紗門、紗窗的住所。
衛生局也提醒,入境後14日內,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痠痛、皮疹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與治療,防止疫情擴散。
【圖片來源:中央社(台南市政府提供)】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