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川普計劃修改晶片法條件 可能延後發放補助

2025-02-14 13:16:15   950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上任後,開始重新審查並調整《晶片法案》的補助條件,並可能推遲部分半導體補助款的發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上任後,開始重新審查並調整《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的補助條件,並可能推遲部分半導體補助款的發放。消息人士透露,白宮對該法案提供的390億美元產業補助條款感到憂慮,並計劃重新談判部分協議。目前尚不清楚變更的範圍,以及這些變更是否會影響已簽署的補助協議。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方正在評估各企業在接受補助後的投資計畫,尤其對於部分企業獲得美國政府資助後仍在中國擴張感到不滿。英特爾(Intel)去年3月宣布獲得《晶片法案》補助,卻在10月宣布對中國的封裝測試基地投資3億美元,這一舉動引發美方關切。許多接受補助的企業,包括英特爾、台積電(TSMC)、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等,都在中國擁有大型製造廠。

台灣半導體企業亦受到影響。環球晶圓(GlobalWafers)發言人表示,公司目前尚未直接接獲美方有關補助條件變更的正式通知,但晶片計畫辦公室(CHIPS Program Office)已通知,部分條件可能與川普政府的新政策不符,因此正在審查所有補助協議。環球晶圓原計畫獲得美國政府4.06億美元的補助,投入德克薩斯州和密蘇里州的生產基地擴建,惟目前補助發放可能延後至2025年下半年,視其是否達成特定里程碑。

台積電發言人則表示,公司已在新政府上任前依協議收到15億美元補助,但未對川普政府可能修改補助條款發表進一步評論,僅強調將與美方相關機構保持密切聯繫。

除了補助條件調整外,川普政府近期更表態可能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額外關稅,甚至揚言加稅100%,此舉可能進一步影響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美方對於推動半導體產業回流美國的態度日趨強硬,未來是否會對已獲補助的企業施加更嚴格的生產限制,仍有待觀察。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