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坦雅胡對哈瑪斯下通牒 15日不放人質將取消停火

2025-02-12 18:31:14
1010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11日向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該組織於15日中午前釋放人質,否則加薩地區的停火協議將告終,以色列軍隊將重啟對哈瑪斯的攻勢。哈瑪斯則表示,他們仍致力於停火協議,並指控以色列違反協議。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11日向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該組織於15日中午前釋放人質,否則加薩地區的停火協議將告終,以色列軍隊將重啟對哈瑪斯的攻勢。哈瑪斯則表示,他們仍致力於停火協議,並指控以色列違反協議。
此次停火協議於1月19日生效,並已持續42天,期間哈瑪斯陸續釋放部分人質,作為交換,以色列也釋放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然而,哈瑪斯日前指控以色列未遵守協議,阻擾援助物資運送,並阻止加薩民眾返回北部地區,導致協議陷入僵局。哈瑪斯官員朱瑞(Sami Abu Zuhri)強調,除非以色列履行協議內容,否則不會釋放更多人質,並批評以方的最後通牒是「威脅言論」。
尼坦雅胡與國防、外交及國家安全部長召開緊急會議後,決定發出最終期限,並表示若哈瑪斯未在15日中午前釋放人質,以軍將立即恢復大規模軍事行動,直至徹底擊敗哈瑪斯。他還下令以軍於加薩境內及周邊集結兵力,並動員預備役軍人,以備可能的衝突升級。
以色列的關鍵盟友美國也對此表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以色列的最後通牒,並強調如果哈瑪斯未能在期限內釋放所有人質,將「大禍臨頭」,形勢將「一發不可收拾」。川普早前曾提議由國際勢力接管加薩,甚至建議迫遷當地居民,引發強烈爭議。他於11日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會面時,再次重申美國的強硬立場,並確認15日的最後期限仍然有效。阿布杜拉二世則未直接評論川普的提議,但強調約旦堅決反對迫遷巴勒斯坦人的計畫,並表示這是「阿拉伯國家的統一立場」。
根據停火協議,目前已有33名人質中的16人獲釋,並有5名泰國人質意外獲釋。然而,以哈雙方近期的不信任與相互指責,使得協議的持續性面臨極大挑戰。哈瑪斯指控以色列發動數起致命攻擊,並對加薩地區的援助物資進行阻撓,而以色列則否認此說法,並表示是對違反警告、接近軍方設施的民眾開火。哈瑪斯11日稍晚再度重申,他們仍致力於停火協議,但認為以色列才是違反承諾的一方,並應對任何衝突升級負責。
【圖片為資料照】
此次停火協議於1月19日生效,並已持續42天,期間哈瑪斯陸續釋放部分人質,作為交換,以色列也釋放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然而,哈瑪斯日前指控以色列未遵守協議,阻擾援助物資運送,並阻止加薩民眾返回北部地區,導致協議陷入僵局。哈瑪斯官員朱瑞(Sami Abu Zuhri)強調,除非以色列履行協議內容,否則不會釋放更多人質,並批評以方的最後通牒是「威脅言論」。
尼坦雅胡與國防、外交及國家安全部長召開緊急會議後,決定發出最終期限,並表示若哈瑪斯未在15日中午前釋放人質,以軍將立即恢復大規模軍事行動,直至徹底擊敗哈瑪斯。他還下令以軍於加薩境內及周邊集結兵力,並動員預備役軍人,以備可能的衝突升級。
以色列的關鍵盟友美國也對此表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以色列的最後通牒,並強調如果哈瑪斯未能在期限內釋放所有人質,將「大禍臨頭」,形勢將「一發不可收拾」。川普早前曾提議由國際勢力接管加薩,甚至建議迫遷當地居民,引發強烈爭議。他於11日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會面時,再次重申美國的強硬立場,並確認15日的最後期限仍然有效。阿布杜拉二世則未直接評論川普的提議,但強調約旦堅決反對迫遷巴勒斯坦人的計畫,並表示這是「阿拉伯國家的統一立場」。
根據停火協議,目前已有33名人質中的16人獲釋,並有5名泰國人質意外獲釋。然而,以哈雙方近期的不信任與相互指責,使得協議的持續性面臨極大挑戰。哈瑪斯指控以色列發動數起致命攻擊,並對加薩地區的援助物資進行阻撓,而以色列則否認此說法,並表示是對違反警告、接近軍方設施的民眾開火。哈瑪斯11日稍晚再度重申,他們仍致力於停火協議,但認為以色列才是違反承諾的一方,並應對任何衝突升級負責。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