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產業一哄而上 路透:中國擬縮減補貼

2025-02-10 13:26:25   1533

中國政府9日公布,推動再生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則由市場形成。路透社解讀,此舉預示在太陽能和風能項目激增後,官方正採取措施,縮減對再生能源項目的補貼。

中國政府9日宣布推動再生能源電價市場化改革,計畫讓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則由市場決定,並將對新建新能源項目採取「市場化競價」的方式確定電力結算價格。路透社解讀,此舉顯示中國政府在太陽能與風能項目激增後,正逐步縮減對再生能源產業的補貼,並希望透過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根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品質發展的通知》,自2025年6月起完工的任何新建太陽能或風能發電項目,電價將透過市場競價決定,當局未提供具體的定價公式。發改委強調,這一改革旨在提升再生能源市場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並推動新能源行業的健康成長。

近年來,中國在非化石能源領域的發展速度全球最快,成為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市場。數據顯示,中國的煤炭消費比重從2012年的68.5%下降至2023年的55.3%,而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則從9.7%提高至17.9%。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的統計,中國的太陽能裝置總容量已達887吉瓦(GW),是美國的六倍以上,並較2023年增長了45%,提前六年達成其2030年新能源裝置容量目標。

然而,這一政策調整也引發業界關注,特別是對新建的太陽能發電企業而言,補貼的減少可能帶來壓力。中國太陽能產業近年因產能過剩導致太陽能面板價格暴跌,許多中小企業已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業界憂心未來可能會引發一波破產潮。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指出,隨著政府補貼減少,加上市場供過於求,部分企業可能無法承受競爭壓力,進而退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市場化改革與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能源政策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已經簽署行政命令,第二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宣布放寬石油與天然氣開採的限制,顯示美中在能源發展路線上的分歧。中國政府則表示,儘管補貼政策調整,但仍將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透過市場化機制提升行業競爭力,並確保能源結構轉型的穩定性。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