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院長吳明賢出書行醫圓大俠夢 憂健保資源錯置年輕醫不走救命科

2025-02-07 11:55:10   1010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6日出席2025台北國際書展藍沙龍舉辦的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新書發表會。書中不僅分享他多年來的行醫心得與人生體悟,也針對台灣醫療環境的挑戰提出見解,特別是健保制度的不合理給付問題,導致年輕醫師不願投入救命科,影響醫療生態。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6日出席2025台北國際書展藍沙龍舉辦的「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新書發表會。書中不僅分享他多年來的行醫心得與人生體悟,也針對台灣醫療環境的挑戰提出見解,特別是健保制度的不合理給付問題,導致年輕醫師不願投入「救命科」,影響醫療生態。

吳明賢出身嘉義,從小熱愛閱讀武俠小說與佛學經典,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內化為人生信念。他表示,真正的俠客並非爭奪天下第一,而是透過能力幫助他人。他認為,「大俠需要一身好武功才能行俠仗義,醫師擁有的知識與技術,就如同絕世武功,能夠行俠仗醫。」

進入醫界後,吳明賢持續實踐「行俠仗醫」的理念。他以專業腸胃科醫師的身份,在馬祖推動胃癌防治計畫,建立「馬祖胃癌防治模式」,成為國際準則,改善當地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為全球醫療貢獻心力。簽書會上,前副總統陳建仁、台大名譽教授林肇堂及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等貴賓皆出席,對其醫療成就給予高度肯定。

除個人行醫經驗外,吳明賢在書中也探討台灣健保制度的挑戰。他指出,健保制度雖然造福許多民眾,但不合理的給付制度與資源錯置,導致年輕醫師不願投入「急、重、難、罕」等高風險領域,影響醫療生態。「如果連台大醫院院長都不敢說,還有誰敢說?」吳明賢直言,醫療體系的問題不能被掩蓋,應正視問題、尋求改革。

他舉例,去年台大新竹分院一口氣流失4名年輕神經外科醫師,原因是外部診所開出每月70萬元的高薪,「連我當院長都沒70萬,難怪醫生都跑了。」吳明賢強調,醫學教育養成一位外科醫師需要長時間的培訓與資源,然而當健保給付無法合理反映醫師的專業價值時,年輕醫師轉而選擇醫美或其他報酬較高的領域,這不僅是人才流失問題,更可能影響整體醫療體系的穩定發展。

針對醫療資源配置問題,吳明賢認為,「做有價值的事情,應該要有相應的價格肯定。」他呼籲健保制度應重視急重症與罕見疾病的給付,而非讓醫師為了生計被迫轉向自費醫療領域。「醫美領域當然需要專業人才,但救死扶傷才是醫療的真正本質。」他也向年輕醫師喊話,希望他們能夠回歸臨床醫療,守護醫療專業的核心價值。

對於吳明賢的發言,許金川教授更形容,《行俠仗醫,以醫弘道》這本書不僅是醫界的心靈雞湯,更像是「醫界的《新約聖經》」,能夠為年輕醫師指引方向,甚至啟發各行各業對於專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的思考。為此,他也宣布以肝基會名義,認購該書贈送給全台即將畢業的醫學生,希望他們能從中汲取智慧,持續為病患奉獻專業與愛心。

吳明賢強調,醫療改革並非單靠醫界努力就能解決,而是需要政府與社會共同關注並推動。他呼籲政策制定者應重新檢視健保制度,確保醫療資源合理配置,讓願意投入救命科的醫師能夠獲得應有的支持與保障,確保台灣醫療品質的永續發展。

《行俠仗醫,以醫弘道》不僅記錄了吳明賢的從醫心路歷程,也反映出台灣醫界面臨的現實問題。他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關心醫療環境,理解醫師的職責與挑戰,並攜手為台灣的醫療未來努力。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