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纜遭損壞 國安局分析境外敵對勢力灰帶威脅新態樣

2025-01-15 11:01:41
1890
野柳東北方海域海底電纜日前遭到疑似中國背景的貨輪損壞,國安局分析,此一行為已成為境外敵對勢力對台灰帶威脅的新型態樣,將即時掌握境外勢力海上灰帶威脅情資,並持續以國安角度,支援政府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韌性。
台灣北部野柳外海的國際海底電纜日前疑遭中國背景的權宜輪「順興39號」損壞,引發國安單位高度關注。根據國安局的分析,這類由境外勢力主導的灰色地帶行動,已成為台灣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型威脅。針對這一事件,國安局及相關單位建議強化海纜韌性、加強巡檢及推動國際合作聯防。
台灣作為海島國家,依賴14條國際海纜與10條國內海纜,這些基礎設施為對外通訊、經濟與國防命脈。近年來,海纜破壞事件頻繁,每年平均約7至8次,多由抽砂船、漁船、大型貨輪等外力造成,顯示海纜防護韌性亟需提升。此次「順興39號」事件再度凸顯權宜輪對台威脅的嚴重性。
國安局指出,「順興39號」具備多重船籍,並多次改名,涉嫌以不實申報方式進入台灣海域後關閉自動識別系統(AIS),拖斷基隆港外的國際海底電纜後逃逸。該船隻被發現至少擁有4組不同身分,包括化名「興順39」及「寶隆36」,並與越南一家船務公司有聯繫。
這類權宜輪利用國際法中「無害通過」的規範,進行偽掩行動,使台灣周邊海域的基礎設施面臨持續威脅。國安局示警,中國可能以灰色地帶戰術測試台灣的通訊和基礎建設韌性,未來必須以多層
針對海纜破壞事件,國安局提出多項應對措施,包括:
1.加強海纜周邊巡檢與警戒:在「國家通訊暨網際安全中心」(NCCSC)的協助下,建立24小時通報機制,並針對海纜登陸點設立警戒專區,加強監控與執法。
2.推動多元通訊備援:通過「公私協作」模式,由電信業者提供多重海纜路由切換機制,並積極建設微波、衛星等備援通訊設施,確保通訊不中斷。
3.強化權宜輪檢查與執法:針對高風險船籍實施「港口國管制」(PSC),並在其駛入台灣24海浬內時,依法登船檢查通信設備與身分辨識訊號,確保其行為合規。
4.提升國際聯防合作:參與由多國合作的「海底電纜韌性國際諮詢機構」,加強情報分享與聯防機制,預警並應對敵對勢力的灰色地帶操作。
隨著美歐等國對灰色地帶威脅的警覺提升,台灣必須透過國際合作,強化自身海纜安全。國安局強調,海底電纜作為全球數位經濟的生命線,任何破壞行為不僅威脅單一國家,還可能擾亂國際秩序。未來台灣需持續加強國內基礎建設防護,同時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以提升應對能力。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台灣作為海島國家,依賴14條國際海纜與10條國內海纜,這些基礎設施為對外通訊、經濟與國防命脈。近年來,海纜破壞事件頻繁,每年平均約7至8次,多由抽砂船、漁船、大型貨輪等外力造成,顯示海纜防護韌性亟需提升。此次「順興39號」事件再度凸顯權宜輪對台威脅的嚴重性。
國安局指出,「順興39號」具備多重船籍,並多次改名,涉嫌以不實申報方式進入台灣海域後關閉自動識別系統(AIS),拖斷基隆港外的國際海底電纜後逃逸。該船隻被發現至少擁有4組不同身分,包括化名「興順39」及「寶隆36」,並與越南一家船務公司有聯繫。
這類權宜輪利用國際法中「無害通過」的規範,進行偽掩行動,使台灣周邊海域的基礎設施面臨持續威脅。國安局示警,中國可能以灰色地帶戰術測試台灣的通訊和基礎建設韌性,未來必須以多層
針對海纜破壞事件,國安局提出多項應對措施,包括:
1.加強海纜周邊巡檢與警戒:在「國家通訊暨網際安全中心」(NCCSC)的協助下,建立24小時通報機制,並針對海纜登陸點設立警戒專區,加強監控與執法。
2.推動多元通訊備援:通過「公私協作」模式,由電信業者提供多重海纜路由切換機制,並積極建設微波、衛星等備援通訊設施,確保通訊不中斷。
3.強化權宜輪檢查與執法:針對高風險船籍實施「港口國管制」(PSC),並在其駛入台灣24海浬內時,依法登船檢查通信設備與身分辨識訊號,確保其行為合規。
4.提升國際聯防合作:參與由多國合作的「海底電纜韌性國際諮詢機構」,加強情報分享與聯防機制,預警並應對敵對勢力的灰色地帶操作。
隨著美歐等國對灰色地帶威脅的警覺提升,台灣必須透過國際合作,強化自身海纜安全。國安局強調,海底電纜作為全球數位經濟的生命線,任何破壞行為不僅威脅單一國家,還可能擾亂國際秩序。未來台灣需持續加強國內基礎建設防護,同時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以提升應對能力。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