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遭破壞 陸委會:不排除灰色侵擾可能性
.jpg)
2025-01-10 10:27:32
1880
野柳東北方海域海底電纜疑被1艘喀麥隆籍貨輪損壞,該艘貨輪恐為中國大陸權宜輪。陸委會9日表示,該案進入司法程序,尚不確定是否有意破壞也不能排除灰色地帶侵擾可能性。
野柳東北方海域海底電纜疑被1艘喀麥隆籍貨輪損壞,該艘貨輪恐為中國大陸權宜輪。陸委會9日表示,該案進入司法程序,尚不確定是否有意破壞也不能排除灰色地帶侵擾可能性。
野柳東北方海域的海底電纜3日疑似遭到一艘喀麥隆籍貨輪損壞,引發各界對中國大陸權宜輪可能實施「灰色地帶」侵擾的關注。針對此案,政府已啟動司法調查,並由基隆地檢署指揮偵辦。雖然尚無明確證據顯示該貨輪有意破壞,但政府不排除相關可能性,並持續加強海域監控。
行政院與海巡署已就此案進行多次會議,並將蒐集的雷達航跡和證據送交基隆地檢署處理。涉案貨輪目前停泊於韓國釜山,台灣方面也請韓國警方協助取證。海巡署指出,該貨輪登記為喀麥隆籍,但船上7名船員均為中國籍,船東則為香港籍。根據歷史航跡的分析,尚無法確認其真正意圖,但不排除存在「灰色地帶」侵擾的可能性。
大陸委員會發言人梁文傑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對於海底電纜遭破壞一事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已啟動應對機制,並將調查結果交由司法程序處理。他強調,事件進入調查階段,並無「反中抗中」的政治意圖,但中國權宜輪在國際間屢次引發爭議,值得警惕。
梁文傑指出,類似情況在國際上並非首次發生。例如去年11月,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海底電纜曾遭到破壞,瑞典與芬蘭展開大規模調查;而台灣金門與馬祖附近的海底電纜也曾多次被破壞。政府已針對此類事件制定處理流程,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威脅。
對於此次事件,梁文傑解釋,海底電纜受損可能來自兩種情況,一種是非故意,例如漁船作業時的拖網可能意外觸及電纜;另一種則是故意破壞,屬於最不願見到的情況。他強調,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該貨輪為刻意行為,調查仍需時間。
另一方面,中國國台辦則反駁相關指控,稱台灣方面憑空臆想,刻意操弄「反中抗中」議題。對此,梁文傑強調,政府處理此案的立場為保障海底電纜安全,並無政治操作意圖。
野柳東北方海域的海底電纜3日疑似遭到一艘喀麥隆籍貨輪損壞,引發各界對中國大陸權宜輪可能實施「灰色地帶」侵擾的關注。針對此案,政府已啟動司法調查,並由基隆地檢署指揮偵辦。雖然尚無明確證據顯示該貨輪有意破壞,但政府不排除相關可能性,並持續加強海域監控。
行政院與海巡署已就此案進行多次會議,並將蒐集的雷達航跡和證據送交基隆地檢署處理。涉案貨輪目前停泊於韓國釜山,台灣方面也請韓國警方協助取證。海巡署指出,該貨輪登記為喀麥隆籍,但船上7名船員均為中國籍,船東則為香港籍。根據歷史航跡的分析,尚無法確認其真正意圖,但不排除存在「灰色地帶」侵擾的可能性。
大陸委員會發言人梁文傑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對於海底電纜遭破壞一事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已啟動應對機制,並將調查結果交由司法程序處理。他強調,事件進入調查階段,並無「反中抗中」的政治意圖,但中國權宜輪在國際間屢次引發爭議,值得警惕。
梁文傑指出,類似情況在國際上並非首次發生。例如去年11月,波羅的海周邊國家的海底電纜曾遭到破壞,瑞典與芬蘭展開大規模調查;而台灣金門與馬祖附近的海底電纜也曾多次被破壞。政府已針對此類事件制定處理流程,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威脅。
對於此次事件,梁文傑解釋,海底電纜受損可能來自兩種情況,一種是非故意,例如漁船作業時的拖網可能意外觸及電纜;另一種則是故意破壞,屬於最不願見到的情況。他強調,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該貨輪為刻意行為,調查仍需時間。
另一方面,中國國台辦則反駁相關指控,稱台灣方面憑空臆想,刻意操弄「反中抗中」議題。對此,梁文傑強調,政府處理此案的立場為保障海底電纜安全,並無政治操作意圖。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