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製造業PMI持續擴張 終端需求不明朗

2025-01-02 17:56:41
671
中經院2日發布2024年12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8%,雖然連續2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0.6個百分點至50.8%。
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2日公布2024年1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指數回落至50.8%,較11月下跌0.6個百分點,雖仍維持在榮枯線以上,代表景氣擴張,但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顯示終端需求不明朗成為影響經濟復甦的重要因素。
PMI以50%為榮枯分界線,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低於50%則顯示景氣緊縮。中經院指出,12月PMI的回落主因是新增訂單和生產指數分別下降4.6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至50.9%和52.1%。整體局勢缺乏突破,廠商普遍反映「旺季不旺」,訂單以短急單為主,長期訂單仍顯稀缺。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分析,市場對於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掀起新一輪關稅戰的憂慮,讓企業採取保守態度。
在產業表現方面,12月共有四大產業維持擴張,分別為交通工具產業(54.4%)、食品暨紡織產業(52.5%)、電子暨光學產業(51.6%),以及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50.3%)。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8.7%)和基礎原物料產業(49.3%)則呈現緊縮。其中,基礎原物料產業因中國與越南鋼廠報價低迷,新增訂單指數大幅下滑14.2個百分點至48.9%。然而,電子暨光學產業受惠於川普的關稅言論和中國汰舊換新政策,短急單需求推動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上升3.1個百分點至51.8%,達2024年6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交通工具產業也顯示復甦跡象,新增訂單和生產指數大幅攀升,但主因在於11月表現不佳後的技術性回升,而非全面性的需求復甦。
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則連續四個月下降,本次指數下滑至46.1%,顯示市場對未來經濟表現抱持更為謹慎的態度。中經院專家指出,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在川普明年上任後可能才會有所明朗,市場靜待政策變化對全球供應鏈和需求端的影響。
此外,中經院同步公布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上升至56.5%,連續26個月維持擴張。內需產業受年末旺季推動,商業活動和新增訂單指數攀升至半年度高點。然而,房市受到央行打房政策影響,營造不動產業的未來展望指數轉為緊縮,住宅市場量能萎縮但價格仍未顯著鬆動。
專家強調,台灣經濟在全球不確定性下仍展現一定韌性,但整體經濟復甦動能的可持續性,將取決於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政策應對的靈活性。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PMI以50%為榮枯分界線,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低於50%則顯示景氣緊縮。中經院指出,12月PMI的回落主因是新增訂單和生產指數分別下降4.6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至50.9%和52.1%。整體局勢缺乏突破,廠商普遍反映「旺季不旺」,訂單以短急單為主,長期訂單仍顯稀缺。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分析,市場對於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掀起新一輪關稅戰的憂慮,讓企業採取保守態度。
在產業表現方面,12月共有四大產業維持擴張,分別為交通工具產業(54.4%)、食品暨紡織產業(52.5%)、電子暨光學產業(51.6%),以及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50.3%)。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48.7%)和基礎原物料產業(49.3%)則呈現緊縮。其中,基礎原物料產業因中國與越南鋼廠報價低迷,新增訂單指數大幅下滑14.2個百分點至48.9%。然而,電子暨光學產業受惠於川普的關稅言論和中國汰舊換新政策,短急單需求推動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上升3.1個百分點至51.8%,達2024年6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交通工具產業也顯示復甦跡象,新增訂單和生產指數大幅攀升,但主因在於11月表現不佳後的技術性回升,而非全面性的需求復甦。
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則連續四個月下降,本次指數下滑至46.1%,顯示市場對未來經濟表現抱持更為謹慎的態度。中經院專家指出,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在川普明年上任後可能才會有所明朗,市場靜待政策變化對全球供應鏈和需求端的影響。
此外,中經院同步公布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上升至56.5%,連續26個月維持擴張。內需產業受年末旺季推動,商業活動和新增訂單指數攀升至半年度高點。然而,房市受到央行打房政策影響,營造不動產業的未來展望指數轉為緊縮,住宅市場量能萎縮但價格仍未顯著鬆動。
專家強調,台灣經濟在全球不確定性下仍展現一定韌性,但整體經濟復甦動能的可持續性,將取決於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政策應對的靈活性。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