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艾珍誤信假檢警詐騙 南警及時逮車手阻匯百萬

2024-12-12 17:01:35   619

資深藝人譚艾珍因誤信假冒檢察官的詐騙電話,不僅損失大筆積蓄,還險些二度受騙,所幸台南警方及時攔阻,避免更大損失。譚艾珍的女兒、藝人歐陽靖於12日臉書公開母親的受害經歷,詳細描述詐騙手法及其後續影響,並對警方成功攔阻二度匯款表達感謝,也呼籲社會共同提高警覺。

資深藝人譚艾珍因誤信假冒檢察官的詐騙電話,不僅損失大筆積蓄,還險些二度受騙,所幸台南警方及時攔阻,避免更大損失。譚艾珍的女兒、藝人歐陽靖於12日臉書公開母親的受害經歷,詳細描述詐騙手法及其後續影響,並對警方成功攔阻二度匯款表達感謝,也呼籲社會共同提高警覺。

歐陽靖在臉書上透露,兩個多月前,譚艾珍以「看中醫」為由離家,不久後台南市警方便上門通知,指她母親正在準備匯款給詐騙集團。儘管歐陽靖起初不相信母親會成為受害者,但經了解後才得知,譚艾珍已經先行匯款一次,當天還準備匯出第二筆款項。幸虧警方快速攔截,成功制止進一步損失。

警方調查發現,詐騙集團以假冒檢察官的手法接近譚艾珍,聲稱她意外捲入毒品案件,需協助秘密辦案,並要求對此事保密。該團伙利用其善良與正義感,誘導其一步步落入圈套。直至警方根據逮捕車手時搜出的資料,及時通知家屬並阻止詐騙。

警方指出,嫌犯李姓男子為初犯,持偽造公文書及作案用手機,被依詐欺及偽造文書罪嫌移送地檢署,檢方並獲法院羈押批准。

歐陽靖在臉書坦言,母親之所以受騙,源於「資訊落差」。對於「檢察官主動聯繫多為詐騙」的常識,長輩往往欠缺了解。她懊悔未能事先向母親傳遞相關防詐知識。此次經歷讓她深刻認識到,即便每天觀看新聞或對投資毫無興趣的人,亦可能因善良與正義感落入陷阱。

歐陽靖提到,譚艾珍原本打算隱瞞此事,但在得知內湖母女因受詐騙嘲諷輕生的悲劇後,她決定站出來,公開自身經歷,希望提醒社會:「不是受害者太笨,而是詐騙集團的手法太高明。」

警政署統計,今年上半年假冒公務機關的詐騙案件中,受害者有66%為50歲以上中高齡長者。詐騙集團常利用「協助辦案」為由,聲稱當事人涉及重大案件,並以偵查不公開等理由要求絕對保密。這類話術特別容易誘騙未接觸過相關資訊的長輩。

常見的假檢警詐騙話術包括:

•「監管帳戶」:要求當事人將資金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
•「毒品刑案」:稱當事人誤涉案件,需協助辦案。
•「防詐專員」:詐騙者冒充專業人士,以技術術語蒙蔽受害者。

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專家提出多項防範建議:

1.提高警覺
當接獲陌生來電或聽到關鍵詞如「監管帳戶」、「毒品刑案」等時,應立即掛斷電話並撥打165或110查證。

2.加強數位安全
協助長輩安裝反詐騙來電辨識APP,避免因點擊假網站連結導致帳號被盜或個資外洩。

3.銀行與法律保障
可於銀行設置每日轉帳上限,並設定緊急聯絡人通知機制。如長輩有認知障礙,家人可向法院申請輔助宣告,保障其財產安全。

4.分享案例,建立警覺
家庭成員可定期分享相關案例及詐騙話術,讓長輩熟悉常見手法並保持警惕。

台南市警方建議,民眾接到陌生來電提及「監管帳戶」或其他關鍵詞時,應立即掛斷並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詢。同時,市長黃偉哲提議邀請譚艾珍擔任防詐宣導大使,以她的親身經歷,進一步向社會推廣防詐意識。

【圖片來源:翻攝自GinOy 歐陽靖臉書】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