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估2025年投資率26.61% 寫3年最高

2024-12-09 11:35:40   786

人工智慧(AI)熱潮持續升溫,不僅助力台灣出口貿易,還帶動廠商加大投資力度,為未來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經濟預測,2025年台灣投資率預估將達26.61%,創下近三年新高,顯示民間投資活力十足。

人工智慧(AI)熱潮持續升溫,不僅助力台灣出口貿易,還帶動廠商加大投資力度,為未來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經濟預測,2025年台灣投資率預估將達26.61%,創下近三年新高,顯示民間投資活力十足。

主計總處指出,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推動台灣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出口增長。預測2024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4.27%,2025年則為3.29%。在此趨勢下,半導體業者加緊擴充先進製程及高階封裝測試產能,並強化研發投入,進一步促使民間投資活絡,帶動經濟結構升級。

投資毛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顯示,2024年投資率為26.10%,2025年有望升至26.61%,為三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主計總處官員強調,這種增勢對台灣經濟體質是顯著的正面推動力,尤其台灣內需市場規模有限,通過投資帶動生產與出口是維持經濟成長的重要途徑。

儘管台灣2025年超額儲蓄規模預估將擴大至新台幣4.29兆元,創歷史新高,但超額儲蓄率將略微下降至16.00%。主計總處官員指出,超額儲蓄反映了台灣出口導向經濟的特性。由於經常帳順差與超額儲蓄息息相關,出口暢旺是支撐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之一。

台灣的經濟結構因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而進一步改善,台商回流及本地廠商擴大投資的趨勢凸顯了經濟體質向健康方向發展。

主計總處指出,台灣內需市場受限於少子化和高齡化等人口結構問題,未來消費成長空間有限,但出口產業競爭力強,仍是經濟成長的支柱。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應用及全球供應鏈重組進一步鞏固了台灣的出口優勢。

官員補充,與內需導向的經濟體如美國不同,台灣的經濟體特性決定了其超額儲蓄規模的持續增長,但這並非資金閒置的表現,而是出口暢旺的結果。自2018年以來,台灣投資率已顯著提升,顯示民間資金有效轉化為經濟成長的動力。

隨著人工智慧的應用加速推進,台灣的出口和投資將繼續扮演經濟增長的雙引擎。未來,如何平衡出口競爭力與內需市場的發展,並優化超額儲蓄的利用,將是台灣經濟持續穩健成長的關鍵課題。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