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華為2025年大規模生產AI晶片 但良率僅約20%
.jpg)
2024-11-22 14:19:08
547
路透社報導,華為計劃明年首季大規模生產AI晶片昇騰910C,但在缺乏先進的曝光機下,晶片的良率限制在20%左右。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計畫在2025年第一季大規模量產其最新人工智慧(AI)晶片「昇騰910C」(Ascend 910C),並試圖與美國輝達(Nvidia)競爭。然而,由於美國的科技出口限制,華為面臨技術瓶頸,晶片生產良率僅約20%,遠低於商業化所需的70%。儘管如此,華為仍決定推進量產計畫,並優先滿足中國政府及企業的戰略訂單需求。
華為的最新晶片由中國半導體製造公司中芯國際(SMIC)生產,但受限於缺乏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的極紫外光(EUV)設備及其他關鍵技術支持,生產效率大幅受限。同時,華為前一代晶片「昇騰910B」的良率也僅達50%,導致供貨進度延遲,甚至未能滿足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在內的主要訂購客戶需求。
自2020年起,美國政府禁止中國企業取得ASML的EUV設備,並在去年擴大限制,禁止出口較次級的深紫外光(DUV)設備。這些禁令讓華為與中芯國際無法取得製造先進晶片的必要技術,進一步削弱其生產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華為最新的910C晶片運算性能雖號稱可匹敵輝達的H100,但後者早在2022年就已問世,技術已領先華為至少兩年。消息人士稱,即便在良率極低的情況下,華為仍計畫接受國內科技公司的訂單,以確保有限的產能用於具有戰略意義的客戶。
此外,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還可能進一步升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研究新的半導體產業出口管制措施,這或將進一步收緊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出口。而即將重返白宮的前總統川普也表態,將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貿易政策。
【圖片為資料照】
華為的最新晶片由中國半導體製造公司中芯國際(SMIC)生產,但受限於缺乏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的極紫外光(EUV)設備及其他關鍵技術支持,生產效率大幅受限。同時,華為前一代晶片「昇騰910B」的良率也僅達50%,導致供貨進度延遲,甚至未能滿足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在內的主要訂購客戶需求。
自2020年起,美國政府禁止中國企業取得ASML的EUV設備,並在去年擴大限制,禁止出口較次級的深紫外光(DUV)設備。這些禁令讓華為與中芯國際無法取得製造先進晶片的必要技術,進一步削弱其生產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華為最新的910C晶片運算性能雖號稱可匹敵輝達的H100,但後者早在2022年就已問世,技術已領先華為至少兩年。消息人士稱,即便在良率極低的情況下,華為仍計畫接受國內科技公司的訂單,以確保有限的產能用於具有戰略意義的客戶。
此外,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還可能進一步升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研究新的半導體產業出口管制措施,這或將進一步收緊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出口。而即將重返白宮的前總統川普也表態,將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貿易政策。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