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續列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韓國重新納入

2024-11-15 10:00:46   736

美國財政部14日向國會提交的半年期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6月的四個季度,並未發現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有明顯的匯率操縱行為,但將台灣、中國、日本、越南、韓國、新加坡和德國等七個經濟體繼續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與上次報告相比,馬來西亞被移出名單,韓國則重新被列入。

美國財政部14日向國會提交的半年期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6月的四個季度,並未發現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有明顯的匯率操縱行為,但將台灣、中國、日本、越南、韓國、新加坡和德國等七個經濟體繼續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與上次報告相比,馬來西亞被移出名單,韓國則重新被列入。

這份報告的分析對象涵蓋了美國貿易夥伴中,占美國商品與服務貿易總額78%的主要經濟體。根據《2015年貿易便利化和貿易執行法》規定的標準,美國判定的「匯率操縱國」需符合三項指標中的兩項,包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超過GDP的2%、以及年度內重複干預貨幣市場且淨外匯購買金額超過GDP的2%。然而,財政部在本次報告中認為,未有任何貿易夥伴符合這些條件。

在報告中,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指出,拜登政府堅決反對貿易夥伴試圖操縱匯率以獲取對美國工人的不公平競爭優勢,並強調美方期望貿易夥伴採取支持全球均衡成長的政策。葉倫強調,財政部將密切監控這些經濟體的貨幣措施,以確保美國企業和工人能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

針對台灣,報告特別提到台灣每半年公布一次外匯干預數據,並有三個月的延遲。報告建議台灣應進一步限制外匯干預,並且確保貨幣走勢反映經濟基本面,同時也應加強對非銀行金融部門風險的監控。報告指出,台灣的貿易順差部分來自於人工智慧與高科技產品需求的驅動,特別是在半導體與電子產品的出口上,該領域在報告期間的成長率達10.4%。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對中國匯率透明度的問題表示關注。報告指出,中國未公開其外匯干預操作,且匯率機制缺乏透明度,這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不同,使中國仍然是美方特別密切監控的對象。美方呼籲中國在外匯操作上增強透明度,並降低與美國的巨額貿易不平衡。

報告出爐前,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提到,美方對台灣匯率政策的關注或已成常態,並建議透過擴大對美國採購能源、農產及軍用品,以減少貿易順差壓力,降低進入觀察名單的風險。

此次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顯示,對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外匯政策,美國將持續進行密切監控,特別是針對台灣、中國等重要貿易夥伴,維持對匯率操縱的嚴格審查,以期在國際市場中保障美國企業及勞工的利益。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