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海馬斯多管火箭抵台 58砲指部接裝訓練中

2024-11-04 11:25:46   766

為增強跨區增援與源頭打擊能力,台灣向美國採購的首批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已於10月運抵台灣,目前由陸軍58砲指部進行接裝與訓練。

為增強跨區增援與源頭打擊能力,台灣向美國採購的首批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已於10月運抵台灣,目前由陸軍58砲指部進行接裝與訓練。該項軍購案原訂購11套海馬斯火箭系統,後因取消增購M109A6帕拉丁自走砲的計畫,追加18套,使得總數達到29套。首批海馬斯系統將優先部署於台灣西部,並依交裝期程逐步配置至北、中、南及澎湖作戰區,以提升各區域的防衛能力。

根據國防部112年國防報告書,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的部署旨在強化台灣的遠距精準打擊能力,其射程涵蓋中國東南沿海的主要港口,具備強大的源頭打擊潛力。海馬斯的射程範圍讓其成為防衛性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支援跨區增援並減少裝甲部隊的機動需求。根據台灣國防預算案,陸軍已編列325億台幣,包含29套海馬斯、864枚精準火箭與84枚戰術飛彈。海馬斯火箭彈的射程為42公里,而MGM-140陸軍戰術區域飛彈系統(ATACMS)則可達300公里,進一步鞏固台灣的重層防禦。

此次首批海馬斯由陸軍58砲指部接裝與訓練,該部門現已配備國造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雷霆2000主要負責24浬內的近距反登陸火力,而海馬斯則負責遠程打擊,針對海上高價值目標形成遠、中、近程的火力網,提升台灣防衛的重層打擊戰力。58砲指部在高階軍事將領的指導下,將海馬斯系統定位為台灣防衛戰略的關鍵,結合其機動性能與火力覆蓋範圍,有助於加強國土防衛的優勢。

台灣派遣的30名國軍官兵已於今年2月至10月期間赴美接受為期90天的海馬斯系統接裝訓練,目前已返台,並參與首批接裝的落實工作。美國陸軍砲兵學校臉書粉絲頁此前也主動分享了台灣軍人赴美訓練的畫面,包括國軍官兵與美軍的合影,象徵台美雙方軍事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此外,與國造雷霆2000火箭系統性能相似的中科院「雷昇專案」也正在研發中,該專案包括MK66火箭彈與戰術飛彈的開發,但尚未完成戰測或進入量產。隨著海馬斯火箭系統到位,雷昇專案的未來發展前景可能面臨挑戰。

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的抵台代表著台灣軍事裝備與防禦能力的提升,顯示台美之間的防務合作日益深化,也反映出台灣在面對區域安全威脅時的積極防備姿態。國防部表示,海馬斯系統的接裝進展符合計畫,未來將持續落實遠程精準打擊及跨區增援的整體防衛部署,以確保台灣的國土安全。

【圖片翻攝自維基共享資源,版權屬公有領域】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