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嘉:接受九二共識 等於放棄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jpg)
2024-10-21 13:57:46
483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日前提出「二六共識」,引發了兩岸關係的廣泛討論。羅文嘉21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九二共識」既不存在,雙方解釋又不同,無法作為台灣與中國大陸討論未來關係的基礎,並表示「二六共識」旨在推動兩岸對話與和平發展,但對中國大陸的反應並未抱有過高期望。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日前提出「二六共識」,引發了兩岸關係的廣泛討論。羅文嘉21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強調,「九二共識」既不存在,雙方解釋又不同,無法作為台灣與中國大陸討論未來關係的基礎,並表示「二六共識」旨在推動兩岸對話與和平發展,但對中國大陸的反應並未抱有過高期望。
羅文嘉提出「二六共識」的靈感源自於他赴馬祖參加海基會新設辦公室揭牌儀式時,參訪當地的「26據點」—一處由過去的碉堡改建而成的和平文化藝術場所。他認為這象徵著台灣的進步與和平,也應成為兩岸關係的未來方向。然而,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迅速回應,強調「九二共識」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唯一基礎,否定了「二六共識」的必要性。
羅文嘉在訪問中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長期處於不對話狀態,對雙方皆不利,因此他提出「二六共識」,並象徵性地送給中國大陸取名為「和和」、「平平」的梅花鹿,希望能促進對話。但他同時指出,不能接受「九二共識」,因為中國大陸所強調的「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個中國」,這會削弱台灣的主權,進而影響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制度。
羅文嘉進一步解釋,海基會的任務是維護台灣的核心利益,包括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他強調,海基會永遠不能把大門關閉,對話的大門必須時刻敞開,即便中方不願進行對話,海基會仍要保持開放態度。然而,他也明確表示,任何形式的談判都不應以犧牲台灣的核心利益為前提。
羅文嘉在訪談中花了相當篇幅,批評「九二共識」是虛構的產物。他指出,199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在香港的商談並未達成共識,但自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台後,這一「共識」突然被強化為兩岸關係的基礎。他認為,這種架構不符合台灣的現實利益,也不應作為兩岸未來發展的依據。
對於外界質疑海基會在兩岸官方接觸中斷後失去作用,羅文嘉則澄清,兩岸雖然表面上無法進行正式接觸,但仍有許多事務性的溝通與協議在進行,海基會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羅文嘉提出「二六共識」的靈感源自於他赴馬祖參加海基會新設辦公室揭牌儀式時,參訪當地的「26據點」—一處由過去的碉堡改建而成的和平文化藝術場所。他認為這象徵著台灣的進步與和平,也應成為兩岸關係的未來方向。然而,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迅速回應,強調「九二共識」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唯一基礎,否定了「二六共識」的必要性。
羅文嘉在訪問中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長期處於不對話狀態,對雙方皆不利,因此他提出「二六共識」,並象徵性地送給中國大陸取名為「和和」、「平平」的梅花鹿,希望能促進對話。但他同時指出,不能接受「九二共識」,因為中國大陸所強調的「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個中國」,這會削弱台灣的主權,進而影響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制度。
羅文嘉進一步解釋,海基會的任務是維護台灣的核心利益,包括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台灣的自由民主體制。他強調,海基會永遠不能把大門關閉,對話的大門必須時刻敞開,即便中方不願進行對話,海基會仍要保持開放態度。然而,他也明確表示,任何形式的談判都不應以犧牲台灣的核心利益為前提。
羅文嘉在訪談中花了相當篇幅,批評「九二共識」是虛構的產物。他指出,199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在香港的商談並未達成共識,但自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台後,這一「共識」突然被強化為兩岸關係的基礎。他認為,這種架構不符合台灣的現實利益,也不應作為兩岸未來發展的依據。
對於外界質疑海基會在兩岸官方接觸中斷後失去作用,羅文嘉則澄清,兩岸雖然表面上無法進行正式接觸,但仍有許多事務性的溝通與協議在進行,海基會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