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電價最高漲14% 工總:恐吃掉產業利潤

2024-10-01 09:57:37   4129

電價調整政策30日出爐,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10月16日即將生效的新電價方案中,民生用電凍漲,然而工業用電最高調漲幅度達到14%,平均調幅則為12.5%。

電價調整政策30日出爐,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10月16日即將生效的新電價方案中,民生用電凍漲,然而工業用電最高調漲幅度達到14%,平均調幅則為12.5%。此次調整不僅讓產業界備感壓力,也再次引發對台灣能源政策的辯論,尤其是是否應該重啟核能以提供穩定且具競爭力的電力。

根據經濟部的公告,此次電價費率審議會的主要決議集中於維護民生物價穩定,特別針對食品加工業、傳統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等內需產業進行凍漲。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指出,此舉旨在避免電價上漲對民生產業和物價造成直接衝擊。然而,對於高度依賴電力的工業用戶,尤其是外銷產業,電價則難以避免上調。

產業界的反應多呈現憂慮。工總代表林才翔強調,電價調漲與其他政策壓力,如碳費與最低工資的上調,會進一步侵蝕企業利潤,增加產業負擔。林才翔指出,台灣的競爭對手如韓國和日本依然在使用核能發電,這使得台灣的能源政策備受挑戰。他呼籲政府重新考量核能的角色,認為核能發電成本低且穩定,應該成為台灣能源政策中的一環。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製造業是供應鏈的源頭,一旦電價上調,將不可避免地對下游產業甚至民生產業產生連鎖效應。他進一步質疑,台電是否能通過此次電價調整擺脫虧損,並呼籲政府在推動再生能源的同時,不應完全排除核能選項。林伯豐表示,台灣若想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核能應該成為選擇之一,以提供穩定且合理價格的電力。

與此同時,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從民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此次電價凍漲政策顯示政府對民生產業的重視,並呼籲這些內需產業不要因電價調整而趁機調高物價。他強調,既然政府已經為食品、零售等產業爭取到凍漲,這些產業應該負起社會責任,避免不必要的通膨壓力。

雖然政府對電價的調整做出了一些差異化處理,如對於電力需求下降和產值銷售額下滑達一定比例的產業實施減半調漲或凍漲,但整體而言,此次電價上調仍對台灣產業界,尤其是能源消耗大的製造業,構成了不小的壓力。根據預測,此次調整將使整體物價指數上升約0.16個百分點,儘管幅度不大,但未來可能會影響消費市場的價格波動。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