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抨擊憲法法庭死刑判決:限制過多形同「實質廢死」
.jpg)
2024-09-26 14:34:39
2452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黃建賓、林沛祥及游顥於26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對憲法法庭關於死刑存廢的最新釋憲判決提出嚴厲批評。並表示儘管憲法法庭判定死刑有條件合憲,但實際上對判死刑設下了過多限制,導致死刑執行比登天還難,形同「實質廢死」。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黃建賓、林沛祥及游顥於9月26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對憲法法庭關於死刑存廢的最新釋憲判決提出嚴厲批評。他們認為,儘管憲法法庭判定死刑有條件合憲,但實際上對判死刑設下了過多限制,導致死刑執行比登天還難,形同「實質廢死」。立委們強調,未來不排除進行修法、集結民意行動,甚至發起反廢死公投。新北校園割喉案的受害者家屬也透過視訊表達了對這一判決的痛苦與憤怒。
憲法法庭於9月20日對37名死刑犯提出的釋憲案作出「有條件合憲」的判決。依據這一判決,死刑僅能適用於犯罪情節最嚴重的案件,且刑事程序必須符合《憲法》最嚴格的正當法律程序。這些限制包括:欠缺「就審能力」的被告不能被判死刑、法官合議庭需一致同意才能判死刑,以及「欠缺受刑能力」者不得執行死刑。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的判決實際上是為死刑犯設立了多層保護機制,尤其是對精神障礙者的保護,讓殺人犯輕易逃脫死刑。他批評,這些條件不僅未顧及被害者及家屬的權益,反而過度保護加害者,使得死刑判決幾乎無法執行。吳宗憲認為,這樣的判決違背了民意和正義,未來將推動修法,讓司法制度更加合理公正。
吳宗憲進一步指出,此次判決等同於將死刑執行權交給精神科醫師。根據憲法法庭的判決,只要殺人犯在審判時被認定為精神障礙者,便不可被判死,這使得部分犯人可以利用精神鑑定作為免除死刑的手段。他認為這不僅違背了世界精神醫學會的宣言,也對民眾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新北校園割喉案的受害者家屬在記者會上透過視訊發聲,強烈批評大法官及人權團體過度保護加害者的權益。他們痛訴,殺人犯已經剝奪了無辜人的生存權,自己卻受到憲法的保護,這樣的制度對於受害者家屬極不公平。受害者父親哽咽表示,他每天都在期盼孩子能回來,但每次都是失望,這樣的痛苦輪迴令人難以忍受。他呼籲大法官能夠真正站在受害者家屬的角度來考量,而非一味地為加害者設立保護傘。
黃建賓也在記者會上強烈質疑大法官對於「最嚴重犯罪情節」的定義。他指出,當一個無辜的生命被殘忍地奪走時,對被害人及家屬來說,那就是最嚴重的情節。犯罪情狀的嚴重性不應該被無限拔高,讓所有犯罪者在程序上找到逃避死刑的空間。他提到,像台灣曾發生的捷運隨機殺人案,這樣殘忍的犯罪難道還不算「最嚴重」嗎?
林沛祥則指出,大法官的判決過度強調精神障礙者不應被判死,這為犯罪者提供了一個逃脫死刑的便利手段。他擔憂,這將導致殺人犯在犯罪前故意尋求精神科診斷,藉此規避死刑。林沛祥強調,司法精神鑑定機制是否能跟上如此高的要求仍存疑,且目前台灣針對精神障礙犯的監護處分制度不夠完善,過去甚至曾發生過精神病患脫逃事件,這對社會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游顥則批評大法官「罔顧民意」,指出在台灣,超過八成的民眾支持死刑制度,而大法官的判決卻似乎忽視了這一強烈的民意。他認為,判決的實質效果是廢除了死刑,讓重罪犯人可以在服刑若干年後重新回到社會,這對被害者家屬來說是一種二次傷害。他質疑,這些犯人一旦獲得假釋,會不會對當年送他入獄的家屬進行報復?這樣的潛在風險讓社會無法安心。
吳宗憲強調,現行的無期徒刑制度也需進行改革。他建議,無期徒刑應分為三級:維持現行25年可聲請假釋的標準、將服刑滿40年方可假釋設為二級無期徒刑,並新增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三級無期徒刑。他認為,如果死刑逐漸被限縮,無期徒刑的制度就必須更加嚴格,以保障社會的安全和正義。
在面對這一爭議性問題時,國民黨立委們表示,未來將會進行更廣泛的民意集結和修法行動,並且不排除發起反廢死公投。他們認為,死刑在台灣不僅是一種法律懲罰,更是對社會安全的必要保障。
【圖片來源:中央社】
憲法法庭於9月20日對37名死刑犯提出的釋憲案作出「有條件合憲」的判決。依據這一判決,死刑僅能適用於犯罪情節最嚴重的案件,且刑事程序必須符合《憲法》最嚴格的正當法律程序。這些限制包括:欠缺「就審能力」的被告不能被判死刑、法官合議庭需一致同意才能判死刑,以及「欠缺受刑能力」者不得執行死刑。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的判決實際上是為死刑犯設立了多層保護機制,尤其是對精神障礙者的保護,讓殺人犯輕易逃脫死刑。他批評,這些條件不僅未顧及被害者及家屬的權益,反而過度保護加害者,使得死刑判決幾乎無法執行。吳宗憲認為,這樣的判決違背了民意和正義,未來將推動修法,讓司法制度更加合理公正。
吳宗憲進一步指出,此次判決等同於將死刑執行權交給精神科醫師。根據憲法法庭的判決,只要殺人犯在審判時被認定為精神障礙者,便不可被判死,這使得部分犯人可以利用精神鑑定作為免除死刑的手段。他認為這不僅違背了世界精神醫學會的宣言,也對民眾的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
新北校園割喉案的受害者家屬在記者會上透過視訊發聲,強烈批評大法官及人權團體過度保護加害者的權益。他們痛訴,殺人犯已經剝奪了無辜人的生存權,自己卻受到憲法的保護,這樣的制度對於受害者家屬極不公平。受害者父親哽咽表示,他每天都在期盼孩子能回來,但每次都是失望,這樣的痛苦輪迴令人難以忍受。他呼籲大法官能夠真正站在受害者家屬的角度來考量,而非一味地為加害者設立保護傘。
黃建賓也在記者會上強烈質疑大法官對於「最嚴重犯罪情節」的定義。他指出,當一個無辜的生命被殘忍地奪走時,對被害人及家屬來說,那就是最嚴重的情節。犯罪情狀的嚴重性不應該被無限拔高,讓所有犯罪者在程序上找到逃避死刑的空間。他提到,像台灣曾發生的捷運隨機殺人案,這樣殘忍的犯罪難道還不算「最嚴重」嗎?
林沛祥則指出,大法官的判決過度強調精神障礙者不應被判死,這為犯罪者提供了一個逃脫死刑的便利手段。他擔憂,這將導致殺人犯在犯罪前故意尋求精神科診斷,藉此規避死刑。林沛祥強調,司法精神鑑定機制是否能跟上如此高的要求仍存疑,且目前台灣針對精神障礙犯的監護處分制度不夠完善,過去甚至曾發生過精神病患脫逃事件,這對社會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游顥則批評大法官「罔顧民意」,指出在台灣,超過八成的民眾支持死刑制度,而大法官的判決卻似乎忽視了這一強烈的民意。他認為,判決的實質效果是廢除了死刑,讓重罪犯人可以在服刑若干年後重新回到社會,這對被害者家屬來說是一種二次傷害。他質疑,這些犯人一旦獲得假釋,會不會對當年送他入獄的家屬進行報復?這樣的潛在風險讓社會無法安心。
吳宗憲強調,現行的無期徒刑制度也需進行改革。他建議,無期徒刑應分為三級:維持現行25年可聲請假釋的標準、將服刑滿40年方可假釋設為二級無期徒刑,並新增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三級無期徒刑。他認為,如果死刑逐漸被限縮,無期徒刑的制度就必須更加嚴格,以保障社會的安全和正義。
在面對這一爭議性問題時,國民黨立委們表示,未來將會進行更廣泛的民意集結和修法行動,並且不排除發起反廢死公投。他們認為,死刑在台灣不僅是一種法律懲罰,更是對社會安全的必要保障。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