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團體質疑學權調查結果 教育部:啟動改善研討

2024-09-23 15:58:13   1139

教育部於11日公布了112年「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園學生權利調查」結果,指出學生權利的平均指標達94.1%。然而,多個學生團體今(23)日對此提出質疑,批評調查結果與現實脫節,未能充分反映多元群體學生的實際處境,呼籲教育部重新進行調查,並強化制度的落實與成效評估。

教育部於11日公布了112年「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園學生權利調查」結果,指出學生權利的平均指標達94.1%。然而,多個學生團體今(23)日對此提出質疑,批評調查結果與現實脫節,未能充分反映多元群體學生的實際處境,呼籲教育部重新進行調查,並強化制度的落實與成效評估。

這次調查涵蓋「學生自治」、「學習與受教權」、「表現自由」、「思想信念與宗教自由」、「隱私權」、「平等保障」、「學生獎懲與申訴」以及「學生勞動權益」等八大項目。教育部強調,此調查自106年起,每三年實施一次,調查過程經過專家學者及學生團體的多方意見檢討修正,結果具備一定參考價值。

多個學生團體於今(23)日召開記者會,指控調查結果未能準確反映原住民、新住民、身心障礙等多元群體學生的真實經驗。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李依靜指出,弱勢群體在校內爭取資源時,往往面臨彼此競爭的局面,這種現象在調查報告中無法體現。台灣大學原住民學生反歧視行動小組成員Mauna Delau則強調,原住民學生在校內申請文化假時,經常遭遇教師質疑,這類偏見未能呈現在調查結果中。

此外,身障學生團體也表達了不滿,認為調查無法反映身障學生面臨的困難,特別是在校園無障礙環境方面的不足。台灣大學身心障礙學生權益促進會長蔡承諺指出,雖然調查報告顯示平等保障達成率高,但在實際生活中,身障學生在食、住、行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

針對學生團體的批評,教育部回應表示,調查主要聚焦於制度是否建立,至於制度的實際落實與各校現況,仍有進步空間。教育部樂見校方與學生共同推動多元議題,促進校園友善環境的建設。對於學生團體提出的改善建議,包括重新設計調查對象與問卷、擴大調查範圍等,教育部承諾將邀請學生團體參與討論,啟動改善調查機制的研討,以提升調查程序的效益和準確性。

【圖片來源:翻攝自Google Map】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