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產品可望解禁 中國將參與監測福島核處理水

2024-09-20 10:34:45   8514

日本與中國針對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問題,近期達成共識,雙方同意擴大由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主導的監測體制。這一協議使中國有望解除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禁令,這標誌著自2023年8月日本開始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以來,雙方就此議題的重大突破。

日本與中國針對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問題,近期達成共識,雙方同意擴大由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主導的監測體制。這一協議使中國有望解除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禁令,這標誌著自2023年8月日本開始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以來,雙方就此議題的重大突破。

日本自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開始排放後,中國以安全疑慮為由,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並在國際場合對日本的排放行動提出嚴厲批評,稱其為「核污染水」。日本政府則反覆強調,排放的核處理水符合國際標準,並經過IAEA監測,不會對環境及海洋生態造成威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政府高層多次與中國方面進行協商,試圖緩和局勢,解除水產品禁令。

據《產經新聞》報導,為了促進雙方達成共識,日方主動同意擴大核處理水排放的監測範圍,讓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方國家參與監測。這一舉措不僅顧及了中國的要求,也維持了IAEA在此事中的主導地位,確保了調查的客觀性和透明度。

日本政府強調,擴大監測體制是由IAEA主導,這不僅能顯示日本對核處理水排放安全的信心,也能確保國際社會的共同監督,避免單一國家在此問題上獨占話語權。岸田文雄在與IAEA總幹事葛羅西(Rafael Grossi)舉行電話會談後,正式確認了這一安排,並將對外公布相關進展。

中國對此表示積極回應,並且據日本媒體《讀賣新聞》的報導,隨著這一監測體制的落實,中方將逐步恢復日本水產品的進口。這對日本水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因自中國實施禁令以來,該產業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場因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引發的外交糾紛,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8月日本開始排放核處理水的行動。福島核電廠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及隨後的海嘯中受損,導致爐心熔毀。此後,東京電力公司(東電)一直利用淨化系統處理核汙染水,去除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僅剩氚無法有效過濾。為了減少貯存壓力,日本政府決定將這些經過處理的核處理水稀釋後排放入海,並強調這一過程符合國際標準。

然而,中國對此強烈不滿,並迅速禁止進口所有來自日本的水產品,這一禁令對日本水產業,特別是依賴中國市場的部分企業,造成了沉重打擊。日本政府多次與中國進行對話,強調福島核處理水的安全性並呼籲解除禁令。2022年11月,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期間會晤,雙方同意透過協商解決此問題,為此次共識的達成奠定了基礎。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