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選前不再辯論 川普堅持自己10日辯贏賀錦麗
.jpg)
2024-09-13 10:19:37
5418
川普11日宣布不再與賀錦麗進行第三場辯論,並堅稱自己在10日的辯論中已取得勝利,儘管多份民調顯示賀錦麗表現更佳。
前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與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之間的辯論已成為焦點。然而,川普11日宣布不再與賀錦麗進行第三場辯論,並堅稱自己在10日的辯論中已取得勝利,儘管多份民調顯示賀錦麗表現更佳。
在10日的辯論結束後,川普多次透過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聲,表示自己在辯論中佔據上風,不會再進行第三次辯論。他強調,只有「落後者」才會要求繼續辯論,他已經在先前與拜登及賀錦麗的辯論中充分討論國家問題,沒有必要再度進行辯論。
然而,多項民意調查顯示,賀錦麗在這場辯論中的表現被認為優於川普。根據路透社與益普索(Ipsos)的調查結果,在曾收看或聽說過這場辯論的選民中,有53%的人認為賀錦麗獲勝,僅有24%的人支持川普。此外,YouGov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有54%的受訪者認為賀錦麗表現更好,而31%的人認為川普是勝利者。
川普的幕僚與金主也對此次辯論結果表達了不同看法。據路透社報導,6名共和黨金主與幕僚認為,川普在辯論中未能掌握機會,未能有效地傳達政績,導致辯論結果不如預期。
在辯論結束後,賀錦麗迅速展開競選活動,並於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造勢活動中進一步批評川普的政策表現。她在活動中強調,川普在辯論中只提出了「概念」,卻沒有具體的計畫,並嘲諷川普政府施政不力,無法解決美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賀錦麗特別提到,美國正面臨如降低生活成本、協助小商家、保護生育權利等重大挑戰,而這些問題在辯論中川普未曾觸及。她指出,川普一再使用相同的政治伎倆,選民早已對此感到厭倦。她承諾,若當選,將把國家利益置於黨派之上,成為全民總統,帶領美國走上新的發展道路。
此外,賀錦麗還承諾,將推動減少小商家和中產階級的稅務負擔,並批評川普只會為富人和大企業減稅,並增加了數萬億美元的國債。她還指出,川普在辯論中表示要終結數千萬人使用的歐巴馬健保,但並未提出具體替代方案,令選民更加懷疑其政策能力。
根據尼爾森(Nielsen)的數據,這場辯論吸引了超過6710萬人次的電視觀眾。這顯示出即便川普表示不再參加辯論,選民對辯論的關注仍然非常高。不過,根據民調顯示,選民對是否需要更多辯論存在分歧。54%的選民認為川普和賀錦麗之間一場辯論已經足夠,而46%的選民則希望能再看到一次辯論。
賀錦麗的陣營強烈支持進行更多辯論,並呼籲選民需要更多機會來深入了解兩位候選人的政策主張。她在造勢活動中表示,為了選民的知情權,她願意繼續與川普辯論。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10日的辯論結束後,川普多次透過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聲,表示自己在辯論中佔據上風,不會再進行第三次辯論。他強調,只有「落後者」才會要求繼續辯論,他已經在先前與拜登及賀錦麗的辯論中充分討論國家問題,沒有必要再度進行辯論。
然而,多項民意調查顯示,賀錦麗在這場辯論中的表現被認為優於川普。根據路透社與益普索(Ipsos)的調查結果,在曾收看或聽說過這場辯論的選民中,有53%的人認為賀錦麗獲勝,僅有24%的人支持川普。此外,YouGov的一項調查也顯示,有54%的受訪者認為賀錦麗表現更好,而31%的人認為川普是勝利者。
川普的幕僚與金主也對此次辯論結果表達了不同看法。據路透社報導,6名共和黨金主與幕僚認為,川普在辯論中未能掌握機會,未能有效地傳達政績,導致辯論結果不如預期。
在辯論結束後,賀錦麗迅速展開競選活動,並於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造勢活動中進一步批評川普的政策表現。她在活動中強調,川普在辯論中只提出了「概念」,卻沒有具體的計畫,並嘲諷川普政府施政不力,無法解決美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賀錦麗特別提到,美國正面臨如降低生活成本、協助小商家、保護生育權利等重大挑戰,而這些問題在辯論中川普未曾觸及。她指出,川普一再使用相同的政治伎倆,選民早已對此感到厭倦。她承諾,若當選,將把國家利益置於黨派之上,成為全民總統,帶領美國走上新的發展道路。
此外,賀錦麗還承諾,將推動減少小商家和中產階級的稅務負擔,並批評川普只會為富人和大企業減稅,並增加了數萬億美元的國債。她還指出,川普在辯論中表示要終結數千萬人使用的歐巴馬健保,但並未提出具體替代方案,令選民更加懷疑其政策能力。
根據尼爾森(Nielsen)的數據,這場辯論吸引了超過6710萬人次的電視觀眾。這顯示出即便川普表示不再參加辯論,選民對辯論的關注仍然非常高。不過,根據民調顯示,選民對是否需要更多辯論存在分歧。54%的選民認為川普和賀錦麗之間一場辯論已經足夠,而46%的選民則希望能再看到一次辯論。
賀錦麗的陣營強烈支持進行更多辯論,並呼籲選民需要更多機會來深入了解兩位候選人的政策主張。她在造勢活動中表示,為了選民的知情權,她願意繼續與川普辯論。
【圖片來源:新華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