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最常見!醫解析「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診斷標準」 你中招沒?

2024-09-04 15:32:21
2302
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類型。台灣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是第二型糖尿病。根據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的統計,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從2000年的84.4萬增加到2014年的218.9萬。
糖尿病前期監測3指標
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羅學榮指出,糖尿病高風險群(糖尿病前期)標準:
1、葡萄糖失耐:口服 75 公克血漿葡萄糖耐受試驗中第2小時血漿葡萄糖為140-199mg/dL (7.8-11.0 mmol/L)
2、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漿葡萄糖值為100-125 mg/dL (5.6-6.9 mmol/L)
3、糖化血色素 (HbA1c):5.7-6.4% (39-47 mmol/mol)。
1、葡萄糖失耐:口服 75 公克血漿葡萄糖耐受試驗中第2小時血漿葡萄糖為140-199mg/dL (7.8-11.0 mmol/L)
2、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漿葡萄糖值為100-125 mg/dL (5.6-6.9 mmol/L)
3、糖化血色素 (HbA1c):5.7-6.4% (39-47 mmol/mol)。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空腹血漿葡萄糖≧126 mg/dL (7.0 mmol/L),空腹的定義:至少8小時未攝取熱量
2、口服75公克葡萄糖耐受試驗中第2小時血漿葡萄糖≧200 mg/dL (11.1 mmol/L)
3、糖化血色素≧6.5% (48 mmol/mol)
4、高血糖症狀(包括多尿、頻渴和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葡萄糖≧200 mg/Dl(11.1 mmol/L)在沒有明確高血糖的情況下,診斷需要從同檢體或在兩個不同的檢體之測試中,獲得兩異常的結果。
2、口服75公克葡萄糖耐受試驗中第2小時血漿葡萄糖≧200 mg/dL (11.1 mmol/L)
3、糖化血色素≧6.5% (48 mmol/mol)
4、高血糖症狀(包括多尿、頻渴和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葡萄糖≧200 mg/Dl(11.1 mmol/L)在沒有明確高血糖的情況下,診斷需要從同檢體或在兩個不同的檢體之測試中,獲得兩異常的結果。
自我監測血糖 調整生活方式預防
羅學榮醫師表示,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等。這些併發症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和定期體檢非常重要。如果您或您的父親屬於糖尿病高風險群,如有家族史、肥胖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建議定期進行血糖檢測,及早發現和處理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2024/08/30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2024/08/30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