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怎麼消除?賴睿昕中醫師提供促進血液循環妙方

2024-08-21 15:33:47   2465

以中醫而言,靜脈曲張屬於筋瘤範圍,針對工作勞累、久坐久站的高危險群,大多屬於氣虛下陷型。

近日一名30歲櫃姐來就診,因工作長期久站,導致小腿出現像小青蛇般的靜脈曲張,讓她只好都穿較深色絲襪遮掩,腿部凸起的紋路不僅嚴重影響外觀,且動不動就腳痠、腳腫。經由診治後,處方中藥及每周針灸治療,腿部痠痛腫脹感消除許多,3個月後靜脈曲張也較不凸起及明顯。

「血液循環不暢」是靜脈曲張發生主因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下肢靜脈血要克服地心引力不斷地向心回流,而靜脈壁上的靜脈瓣膜可以阻止靜脈血向下倒流,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可是,當靜脈瓣膜出現問題或者因為人體長期站立、負重等原因,使得雙腿下肢靜脈血向心回流不暢,瘀積在下肢靜脈血管時,在重力壓迫的情況下,靜脈就會曲張,使小腿上爆青筋,形成一條條的「小青蛇」。除了爆青筋外,靜脈曲張還會令小腿顏色變深、抽筋疼痛及容易足部水腫,隨著病程的進展,有的病人還會形成嚴重的靜脈血栓。當血栓隨血液循環流至肺部時,則可能會引發致死性的肺栓塞。所以,千萬不要對小腿上的「小青蛇」視而不見!

中醫將靜脈曲張主要分兩大證型:「氣虛下陷型」、「氣滯痰濕型」

賴睿昕中醫師說明,以中醫而言,靜脈曲張屬於「筋瘤」範圍,針對工作勞累、久坐久站的高危險群,大多屬於「氣虛下陷型」,患者會在下午或勞動後明顯出現腫脹,且容易出汗等症狀,這時就可透過「補中益氣湯」加槐花、牡丹皮治療;而愛吃甜的、冰的、油膩的人,血液容易黏稠,也就是中醫講的痰濕體質,不僅運動少又偏胖,屬於「氣滯痰濕型」,可透過「血府逐瘀湯」加山楂調整治療。

針灸「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等穴改善靜脈曲張

賴睿昕中醫師解釋,臨床上,中醫會透過針灸治療,陽陵泉、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血海、委中等局部取穴,疏通經脈,改善下肢循環。嚴重患者則可採以適度放血,有效減緩病症。若要避免靜脈曲張,平時可保持快走習慣,若長期久坐,則建議可透過抬腿舒緩,若有靜脈曲張情況,不妨穿彈性襪避免惡化。

中藥「黃耆山楂飲」保健,減緩靜脈曲張
〈材料〉黃耆3錢,山楂2錢、赤芍2錢。
〈做法〉以上藥材用沸水800毫升沖泡20分鐘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用〉黃耆補氣升提,山楂、赤芍活血化瘀。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2024/08/21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