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門案遭陳時奮反控「誣告」 高虹安一審判10月

2024-08-21 10:11:24   2561

陳時奮以筆名「翁達瑞」在社群媒體發文,指控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涉及抄襲,並聲稱她被指導教授除名。高虹安隨後提告陳時奮涉嫌加重誹謗罪,但檢察官經過調查後認為陳時奮的言論屬於合理評論,裁定不起訴。陳時奮不服,隨即提起刑事自訴,控告高虹安誣告。台北地方法院於21日判決高虹安有期徒刑10個月,全案仍可上訴。

新竹市長高虹安因博士論文抄襲爭議,與旅美教授陳時奮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法律攻防。這起事件源於2022年高虹安參選新竹市長期間,陳時奮以筆名「翁達瑞」在社群媒體發文,指控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涉及抄襲,並聲稱她被指導教授除名。高虹安隨後提告陳時奮涉嫌加重誹謗罪,但檢察官經過調查後認為陳時奮的言論屬於合理評論,裁定不起訴。陳時奮不服,隨即提起刑事自訴,控告高虹安誣告。台北地方法院於今日判決高虹安有期徒刑10個月,全案仍可上訴。

這起法律攻防的焦點在於高虹安的博士論文是否構成抄襲,以及她在提告陳時奮時是否存在誣告意圖。高虹安在庭上多次強調,自己在提告時,根據辛辛那提大學和資策會的回應,確信論文沒有問題,因此不存在誣告。她指出,論文中引用的資策會研究成果均由她擔任第一作者或共同完成,雖然在註明出處時有疏漏,但不等同於抄襲。

陳時奮則堅持認為,高虹安的論文存在抄襲嫌疑,他在庭上質疑高虹安為何要對論文進行多次修改,並試圖將焦點轉向高虹安的學術誠信問題。然而,法庭最終認定,案件的核心在於高虹安是否在提告陳時奮誹謗時具有誣告意圖,並因此判處她有期徒刑10個月。

對此,高虹安透過親近友人以文字回應,當年提告陳時奮時,並未憑空捏造事實或證據,無論是美國校方2度給予學術論文無不當之函文,或資策會民國110年已啟動內部調查,並回覆她「無智財權違法」,這些證據並經法院採為資策會自訴案不受理判決之證據,足可證明她並無誣告之故意,更無捏造事實或證據。

高虹安表示,對於與誣告罪成立要件相悖的判決,深感遺憾,並將提起上訴。

【圖片為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