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制定推動性別友善廁所 目標5年倍增至1246間

2024-08-19 13:26:06   1095

環境部制定推動「性別友善廁所倍增行動方案」,計劃在2025年至2029年間投入新台幣約2.8億元,將全國性別友善廁所的數量從現有的623座增至1,246座。為不同性別、年齡和背景的民眾提供一個舒適、安全且有尊嚴的如廁環境,並促進如廁文化的多元包容性。

環境部制定推動「性別友善廁所倍增行動方案」,計劃在2025年至2029年間投入新台幣約2.8億元,將全國性別友善廁所的數量從現有的623座增至1,246座。為不同性別、年齡和背景的民眾提供一個舒適、安全且有尊嚴的如廁環境,並促進如廁文化的多元包容性。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的2023年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1.3萬多名多元性別者中,有17%曾在公共廁所或更衣室等空間感受到不舒服或遭受歧視。為了改善這一現象,環境部計劃透過補助地方政府興建或修繕性別友善廁所、標準化其設置要求、推動國際通用的性別友善廁所標示,並且建立性別友善標章認證機制,提升公共空間的包容性。

環境部指出,目前全國約有4.4萬座公共廁所,但性別友善廁所僅占其中一小部分。此次行動方案將補助地方政府在市場、交通場站等公共場所設置性別友善廁所,以解決女性如廁排隊時間長、不同性別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如廁不便等問題,並推動各地在符合條件的場所設立這類設施。此外,環境部也計劃在2025年至2029年間,將「績優性別友善公廁」獎項納入績優公廁評比,鼓勵私人企業也積極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根據環境部的公廁滿意度調查,2023年有44.1%的民眾了解性別友善廁所,69.6%的民眾表示願意使用這類設施。這顯示出隨著宣傳推廣,公眾對於性別友善設施的認知和接受度逐年提升。

環境部強調,推動性別友善廁所的設立,除了提升公共空間的包容性外,也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關於性別平等、環境衛生及建設包容、安全、可持續城市的要求。透過這些措施,期望不遺漏任何一個人,讓每個民眾都能在公共場所享有舒適、安全且尊嚴的如廁體驗。

【圖片來源:翻攝自環境部】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