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不只看排便頻率!診斷標準、改善方法一次看 培養便意有2最佳時機

2024-08-08 13:28:16
1825
不只排便頻率,排便是否費力、糞便太硬、解便解不乾淨等症狀,都是便祕診斷依據。
若超過一天沒有排便,許多人就會覺得這代表有便祕的問題,但事實上便祕的判斷依據不只有排便頻率。臨床上便祕的診斷標準為何?又該如何改善便祕問題呢?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代理主任黃任嫻一一解答。
快看有無5症狀! 中2項持續3個月才叫「便祕」
有些人可能一天排便一次,有些人可能兩天一次,每個人排便習慣不同,因此便祕不能單靠排便頻率為基準下診斷。黃任嫻主任表示,便祕判斷依據其實還包括以下症狀,若同時出現2種以上的症狀,且持續超過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會診斷為便祕:
•排便是否費力或糞便太硬
•解便解不乾淨
•肛門口有阻塞感
•需用手指幫助排便
•每週排便次數少於三次
•排便是否費力或糞便太硬
•解便解不乾淨
•肛門口有阻塞感
•需用手指幫助排便
•每週排便次數少於三次
便祕常見原因有「這些」 如何從飲食改善排便問題?
便祕常見原因包括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長時間久坐或活動量少影響腸道蠕動等。因此若要改善便祕問題,應從飲食、生活習慣調整做起。在飲食方面,黃任嫻主任指出,民眾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它不僅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控制血糖及血脂,還有助於維持健康體位。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每攝取1000大卡熱量應搭配14公克的膳食纖維,換算下來每人每天大約需攝取20-35公克的膳食纖維。
黃任嫻主任表示,蔬菜、水果、五穀、豆類等都含有膳食纖維,民眾可選擇全穀雜糧類的燕麥、糙米、胚芽米;蔬菜類的牛蒡、秋葵、番薯葉、菇類,水果類的蘋果、柑橘,堅果類的瓜子、黑芝麻等,尤其穀物膳食纖維有吸水膨脹的效用可以潤滑大腸,使糞便溼潤易於排出。
除了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外,黃任嫻主任提到,果糖、山梨糖醇等醣類,也可以幫助腸道內益生菌生長,另外也要記得多喝水,建議每日飲水應達2000C.C。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每攝取1000大卡熱量應搭配14公克的膳食纖維,換算下來每人每天大約需攝取20-35公克的膳食纖維。
黃任嫻主任表示,蔬菜、水果、五穀、豆類等都含有膳食纖維,民眾可選擇全穀雜糧類的燕麥、糙米、胚芽米;蔬菜類的牛蒡、秋葵、番薯葉、菇類,水果類的蘋果、柑橘,堅果類的瓜子、黑芝麻等,尤其穀物膳食纖維有吸水膨脹的效用可以潤滑大腸,使糞便溼潤易於排出。
除了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外,黃任嫻主任提到,果糖、山梨糖醇等醣類,也可以幫助腸道內益生菌生長,另外也要記得多喝水,建議每日飲水應達2000C.C。
把握2最佳時機培養便意 便祕無法改善應就醫診治
而把握培養便意的黃金時段也很重要,黃任嫻主任指出,晨起及飯後30分鐘內是腸子蠕動最好的時機,民眾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蹲馬桶培養便意,每次勿超過10分鐘,否則可能會引起痔瘡、肛裂,若得用力排便,使用坐式馬桶時身體可以稍微前傾,並腳踏小板凳,或是改用蹲式馬桶也有助於排便。
不過如果培養運動習慣、多攝取膳食纖維及水分等,都無法改善便祕問題時,建議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考慮藥物治療。黃任嫻主任提醒,民眾切勿自行服用瀉藥或以甘油球灌腸,長期灌腸容易造成腸道功能失調、腸道鬆弛無力,可能會使便祕更加嚴重,應先諮詢醫師建議,才能正確安全的解決便祕問題。
資料來源:振興醫訊-揮別便秘的困擾,從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2024/08/06
不過如果培養運動習慣、多攝取膳食纖維及水分等,都無法改善便祕問題時,建議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考慮藥物治療。黃任嫻主任提醒,民眾切勿自行服用瀉藥或以甘油球灌腸,長期灌腸容易造成腸道功能失調、腸道鬆弛無力,可能會使便祕更加嚴重,應先諮詢醫師建議,才能正確安全的解決便祕問題。
資料來源:振興醫訊-揮別便秘的困擾,從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2024/08/06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