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民調:鐵血打貪 賴清德支持度坐五望六
.jpg)
2024-08-01 14:06:28
41680
接下來,在未來一個月、執政屆滿一百天之際,若賴清德能夠持續展現「用四年時間、掃除八年貪腐」的企圖,可以斷言,他將就此確立本屆總統任期的成功開局。
記者 吳子嘉/報導
賴清德就職總統屆滿2個月,《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的信任度、滿意度均已突破5成,且數據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成因雖然錯綜複雜,但毫無疑問的,「打貪」確實是他在短時間內,快速贏得過半台灣民眾正向評價的最重要關鍵。
接下來,在未來一個月、執政屆滿一百天之際,若賴清德能夠持續展現「用四年時間、掃除八年貪腐」的企圖,可以斷言,他將就此確立本屆總統任期的成功開局。其所產生的重大意義,對內,在於絕對優勢的民意基礎將有助他在「朝小野大」的困境下與在野黨抗衡,讓內政的處理更為一帆風順;對外,在於華府將會更重視賴清德的存在,預料連北京也將慎重評估與這位台灣領導人交涉的可能性,跌宕的兩岸關係不無撥雲見日的契機。
在賴清德就職屆滿一個月時,儘管歷經高強度的朝野衝撞,但他的支持度與滿意度仍較520就職初期微幅上升。當時,本報就以「抗中保台鬥爭路線穩固4成基本盤」、「藍白兩黨空有國會多數席次卻無力回應民意期待的改變」、「台股創新高抵銷政治上的對立」三項原因,來說明當時賴清德的民調為何走高。
如今,在就職總統屆滿兩個月之際,7月國政民調所顯示的上升趨勢是更顯著。其中,賴清德的信任度相較上月增加1.5個百分點,來到55.2%;執政滿意度增加4.4個百分點,來到52%。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施政滿意度,亦同樣上升3.4個百分點,來到42%。上述三項指標性數據,連續兩個月持續上升。
再以賴清德的信任度來看,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中立、看人不看黨的中間選民,在5月分時對賴清德的信任度為36.8%,6月分為43.8%,到了7月分則是46.7%,2個月內增加近10個百分點。這不僅代表有將近半數的中間選民信任賴清德,更代表在政治色彩上被歸類為「深綠」、統獨光譜被歸類為「獨」的賴清德,已成功爭取到相當比例沒有政治傾向的中間選民認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賴清德民調上揚,但民進黨的政黨好感度,與國民黨及民眾黨在過去1個月卻都呈現下滑的趨勢。其中,民進黨減少2.3個百分點,來到46.9%;國民黨減少2.1個百分點,來到32.3%;民眾黨減少3.1個百分點,來到31.6%。
過去,蔡英文執政時期,不時出現「總統民調上升、黨跟著上升」的庇蔭效果,如今賴清德就職以來,卻是出現「總統上升、黨卻下降」的反差現象,雖然後續趨勢仍有待觀察,但至少就現階段而言,這或許與賴清德「打貪」不分朝野的舉措有高度關聯。畢竟,如果賴清德掃黑的對象之一包括民進黨自家人,那麼,確實很難期待民眾對「被掃黑」的民進黨能有多大好感。
為何肅貪會成為賴清德執政的維穩起手式?從歷史脈絡來看,是其來有自。
2022年民進黨之所以在九合一地方選舉慘敗,其最深沉的因素就是敗在貪腐。關於這點,相信多數民進黨人都心知肚明,只是既得利益者眾多,沒有人敢點破這一點,使得過去民進黨對於九合一的敗選檢討,始終落入一種「沒有檢討的檢討」,進而造成接續登場競選總統的賴清德,只能繼續壟罩在黑金的陰霾下,無論他選得再用力,終究難以衝破4成的民調天花板,且最終選票也證明他只能拿到基本盤,甚而還痛失國會多數黨的優勢。
面對前朝的積弊,賴清德於2023年1月自蔡英文手中接下民進黨主席後,上任第一天就將杜絕黑金、徹底解決學倫問題列為黨務革新重點,當時確實不乏揶揄的聲音。但今年520確定掌握執政權的1個多月後,賴政府就鎖定既是蔡英文愛將、前副閣揆,又是與賴清德同屬新系的鄭文燦揮出第一刀,撇開此舉在政治上及黨內領導統御的震攝效果不談,此舉必然讓民眾對賴清德產生「連自己人都不留情面的鐵血印象」,對比蔡政府時期屢屢出現官商勾結的集體性貪腐,兩者確實有著強烈對比。
同樣的,面對具有肅貪指標意義的柯文哲,隨著京華城、北士科、台智光等案纏身,柯文哲本人近日接受專訪談及京華城案時脫口而出「對啦圖利!但哪個地方不合法?」這種「有圖利但沒違法」的說詞,顯然已開始在替接下來的法律攻防進行脫罪防衛。
儘管柯文哲已嘗試開脫,但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此次公布的國政民調顯示,有37.5%的民眾認為柯文哲在賴清德總統任內會被起訴或收押,比例是高於認為柯文哲在北市長任內沒有違法的32.5%。且經過交叉分析更發現,有45.5%的台北市民認為柯文哲會被起訴或收押,僅21.9%的台北市民認為他沒有違法犯罪。
隨著北檢早在今年5月就將柯文哲列為他字案被告,無論檢方是因查緝金流遭遇瓶頸,或礙於「某些因素」而未有進一步的具體偵辦行動,可以確定的是,預料在短時間以內,柯文哲必然會成為反貪腐浪潮下的肅貪重點。
回過頭來說,無論賴清德本意上是否有意在「清廉」上與蔡政府做出區隔,面對種種因貪腐而帶來的苦果,相信賴清德是點滴在心頭。因此,早在今年1月13日總統選舉結束後,我就大膽公開預言,賴清德在520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貪腐,這是他總統選票只有40%的唯一活路,更是民調要衝破50%的唯一方法,捨此不為,新政府在6個月內就會垮掉。
如今,事實證明,賴清德已把「打貪」視為踏穩執政的第一步;而從民調數據來看,「打貪」也確實讓他成功就此紮穩馬步。
當然,賴政府要追求執政權的維穩,當然不可能只靠肅貪,但台灣民眾在蔡政府積累八年藏污納垢而導致的怨氣,已非常理可以想像;與其大談陳義過高的政策理念,不如讓高官巨賈中箭落馬更來得大快人心。尤其,在極度缺乏公平正義的時代,如何讓老百姓相信台灣還存在天理昭彰這回事,這已是跨越黨派的社會共識。
因此,賴清德這四年其實只要幹好一件事就好,就是把八年的貪腐掃乾淨,破除朋黨,清明政治,自可勵百姓,定國政,震天下。
隨著執政滿一百天的日子即將到來,八月底的民調將判定賴清德此任總統的開局是成功還是失敗。從民調趨勢而論,賴清德確實有打貪的需要,而民眾也已用正向的訊號給予這位總統打貪的能量;一旦他在未來這段時間,以持續且具體的行動向社會展示肅貪的決心,以偵辦鄭文燦案的力道來對待每一起不法案件,必然可謂後續執政奠定穩定基礎。
本報於六月底時,已判斷「抗中保台佐肅貪」的賴清德支持度將是坐四望五;到了此刻,賴清德有望進一步朝六成民意支持度挺進。夯實的民意基礎,也將確保賴清德的內政與外交工作能就此放膽大破大立。
具體而言,以即將到來的立法院預算會期為例,賴清德若有強勢的民意支持,縱使民進黨在國會位居少數,但也能有效制約在野多數,讓行政部門的預算規畫不至於被押著走。
更甚者,目前似隱約顯露不排除使用核電跡象的賴清德,只要他掌握住絕對優勢的民意支持,屆時即便他對非核家園政策做出折衷性的更動,進而在黨內引發爭論與衝擊,但民意為王,整體來說也不至於讓他傷筋動骨。
如果賴清德的底氣,真是強到讓他可以對民進黨的非核神主牌進行變動性的討論,甚至是敢於做出微調,如此一來,面對具有高度民意基礎的領導人,不只美國會更加重視他,預料連北京都必須嚴肅思考,是否要將賴清德視為交涉的對象。若真有這麼一天,或許兩岸關係就可能隨之出現與現階段截然不同的樣貌。
總得來說,未來一個月,將決定賴政府往後近四年的執政興衰;用力打貪,則是不二法門。雖然,賴清德這麼做的結果,極可能讓他與民進黨愈形遙遠,但此舉卻會讓他與人民的距離越來越近。所以,賴清德若真有心追求六成民意的支持,那麼,唯有更鐵血,他沒有第二條路。
【圖片翻攝自總統府網站】
賴清德就職總統屆滿2個月,《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的信任度、滿意度均已突破5成,且數據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成因雖然錯綜複雜,但毫無疑問的,「打貪」確實是他在短時間內,快速贏得過半台灣民眾正向評價的最重要關鍵。
接下來,在未來一個月、執政屆滿一百天之際,若賴清德能夠持續展現「用四年時間、掃除八年貪腐」的企圖,可以斷言,他將就此確立本屆總統任期的成功開局。其所產生的重大意義,對內,在於絕對優勢的民意基礎將有助他在「朝小野大」的困境下與在野黨抗衡,讓內政的處理更為一帆風順;對外,在於華府將會更重視賴清德的存在,預料連北京也將慎重評估與這位台灣領導人交涉的可能性,跌宕的兩岸關係不無撥雲見日的契機。
在賴清德就職屆滿一個月時,儘管歷經高強度的朝野衝撞,但他的支持度與滿意度仍較520就職初期微幅上升。當時,本報就以「抗中保台鬥爭路線穩固4成基本盤」、「藍白兩黨空有國會多數席次卻無力回應民意期待的改變」、「台股創新高抵銷政治上的對立」三項原因,來說明當時賴清德的民調為何走高。
如今,在就職總統屆滿兩個月之際,7月國政民調所顯示的上升趨勢是更顯著。其中,賴清德的信任度相較上月增加1.5個百分點,來到55.2%;執政滿意度增加4.4個百分點,來到52%。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施政滿意度,亦同樣上升3.4個百分點,來到42%。上述三項指標性數據,連續兩個月持續上升。
再以賴清德的信任度來看,若以「政治立場」交叉分析,會發現中立、看人不看黨的中間選民,在5月分時對賴清德的信任度為36.8%,6月分為43.8%,到了7月分則是46.7%,2個月內增加近10個百分點。這不僅代表有將近半數的中間選民信任賴清德,更代表在政治色彩上被歸類為「深綠」、統獨光譜被歸類為「獨」的賴清德,已成功爭取到相當比例沒有政治傾向的中間選民認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賴清德民調上揚,但民進黨的政黨好感度,與國民黨及民眾黨在過去1個月卻都呈現下滑的趨勢。其中,民進黨減少2.3個百分點,來到46.9%;國民黨減少2.1個百分點,來到32.3%;民眾黨減少3.1個百分點,來到31.6%。
過去,蔡英文執政時期,不時出現「總統民調上升、黨跟著上升」的庇蔭效果,如今賴清德就職以來,卻是出現「總統上升、黨卻下降」的反差現象,雖然後續趨勢仍有待觀察,但至少就現階段而言,這或許與賴清德「打貪」不分朝野的舉措有高度關聯。畢竟,如果賴清德掃黑的對象之一包括民進黨自家人,那麼,確實很難期待民眾對「被掃黑」的民進黨能有多大好感。
為何肅貪會成為賴清德執政的維穩起手式?從歷史脈絡來看,是其來有自。
2022年民進黨之所以在九合一地方選舉慘敗,其最深沉的因素就是敗在貪腐。關於這點,相信多數民進黨人都心知肚明,只是既得利益者眾多,沒有人敢點破這一點,使得過去民進黨對於九合一的敗選檢討,始終落入一種「沒有檢討的檢討」,進而造成接續登場競選總統的賴清德,只能繼續壟罩在黑金的陰霾下,無論他選得再用力,終究難以衝破4成的民調天花板,且最終選票也證明他只能拿到基本盤,甚而還痛失國會多數黨的優勢。
面對前朝的積弊,賴清德於2023年1月自蔡英文手中接下民進黨主席後,上任第一天就將杜絕黑金、徹底解決學倫問題列為黨務革新重點,當時確實不乏揶揄的聲音。但今年520確定掌握執政權的1個多月後,賴政府就鎖定既是蔡英文愛將、前副閣揆,又是與賴清德同屬新系的鄭文燦揮出第一刀,撇開此舉在政治上及黨內領導統御的震攝效果不談,此舉必然讓民眾對賴清德產生「連自己人都不留情面的鐵血印象」,對比蔡政府時期屢屢出現官商勾結的集體性貪腐,兩者確實有著強烈對比。
同樣的,面對具有肅貪指標意義的柯文哲,隨著京華城、北士科、台智光等案纏身,柯文哲本人近日接受專訪談及京華城案時脫口而出「對啦圖利!但哪個地方不合法?」這種「有圖利但沒違法」的說詞,顯然已開始在替接下來的法律攻防進行脫罪防衛。
儘管柯文哲已嘗試開脫,但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此次公布的國政民調顯示,有37.5%的民眾認為柯文哲在賴清德總統任內會被起訴或收押,比例是高於認為柯文哲在北市長任內沒有違法的32.5%。且經過交叉分析更發現,有45.5%的台北市民認為柯文哲會被起訴或收押,僅21.9%的台北市民認為他沒有違法犯罪。
隨著北檢早在今年5月就將柯文哲列為他字案被告,無論檢方是因查緝金流遭遇瓶頸,或礙於「某些因素」而未有進一步的具體偵辦行動,可以確定的是,預料在短時間以內,柯文哲必然會成為反貪腐浪潮下的肅貪重點。
回過頭來說,無論賴清德本意上是否有意在「清廉」上與蔡政府做出區隔,面對種種因貪腐而帶來的苦果,相信賴清德是點滴在心頭。因此,早在今年1月13日總統選舉結束後,我就大膽公開預言,賴清德在520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貪腐,這是他總統選票只有40%的唯一活路,更是民調要衝破50%的唯一方法,捨此不為,新政府在6個月內就會垮掉。
如今,事實證明,賴清德已把「打貪」視為踏穩執政的第一步;而從民調數據來看,「打貪」也確實讓他成功就此紮穩馬步。
當然,賴政府要追求執政權的維穩,當然不可能只靠肅貪,但台灣民眾在蔡政府積累八年藏污納垢而導致的怨氣,已非常理可以想像;與其大談陳義過高的政策理念,不如讓高官巨賈中箭落馬更來得大快人心。尤其,在極度缺乏公平正義的時代,如何讓老百姓相信台灣還存在天理昭彰這回事,這已是跨越黨派的社會共識。
因此,賴清德這四年其實只要幹好一件事就好,就是把八年的貪腐掃乾淨,破除朋黨,清明政治,自可勵百姓,定國政,震天下。
隨著執政滿一百天的日子即將到來,八月底的民調將判定賴清德此任總統的開局是成功還是失敗。從民調趨勢而論,賴清德確實有打貪的需要,而民眾也已用正向的訊號給予這位總統打貪的能量;一旦他在未來這段時間,以持續且具體的行動向社會展示肅貪的決心,以偵辦鄭文燦案的力道來對待每一起不法案件,必然可謂後續執政奠定穩定基礎。
本報於六月底時,已判斷「抗中保台佐肅貪」的賴清德支持度將是坐四望五;到了此刻,賴清德有望進一步朝六成民意支持度挺進。夯實的民意基礎,也將確保賴清德的內政與外交工作能就此放膽大破大立。
具體而言,以即將到來的立法院預算會期為例,賴清德若有強勢的民意支持,縱使民進黨在國會位居少數,但也能有效制約在野多數,讓行政部門的預算規畫不至於被押著走。
更甚者,目前似隱約顯露不排除使用核電跡象的賴清德,只要他掌握住絕對優勢的民意支持,屆時即便他對非核家園政策做出折衷性的更動,進而在黨內引發爭論與衝擊,但民意為王,整體來說也不至於讓他傷筋動骨。
如果賴清德的底氣,真是強到讓他可以對民進黨的非核神主牌進行變動性的討論,甚至是敢於做出微調,如此一來,面對具有高度民意基礎的領導人,不只美國會更加重視他,預料連北京都必須嚴肅思考,是否要將賴清德視為交涉的對象。若真有這麼一天,或許兩岸關係就可能隨之出現與現階段截然不同的樣貌。
總得來說,未來一個月,將決定賴政府往後近四年的執政興衰;用力打貪,則是不二法門。雖然,賴清德這麼做的結果,極可能讓他與民進黨愈形遙遠,但此舉卻會讓他與人民的距離越來越近。所以,賴清德若真有心追求六成民意的支持,那麼,唯有更鐵血,他沒有第二條路。
【圖片翻攝自總統府網站】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