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仍陷長期壓力 審計部估未來5年皆「入不敷出」

2024-07-30 11:41:52   2652

審計部29日公布了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政府財政狀況持續改善,但同時也揭示出未來潛藏的財政風險。

審計部29日公布了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政府財政狀況持續改善,但同時也揭示出未來潛藏的財政風險。根據報告,2023年政府總預算歲入歲出賸餘達2796億元,債務還本1260億元,中央政府公共債務總額達6兆5133億元,約占GDP的27.66%。

審計部指出,2023年歲入決算審定總額為2兆9073億元,較預算數增加3278億元,主要來自於所得稅、營業稅和證券交易稅等稅課收入的增加。然而,歲出決算審定總額為2兆6277億元,較預算數減少613億元,主要因為實際需求減少、經費結餘及人事費用降低。

報告提到,雖然財政狀況持續改善,但政府近年來編列的特別預算多以舉債支應,特別是在前瞻基礎建設和武器採購等計劃上,截至2023年底,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達到5兆8187億元。審計部指出,2023年仍須舉債2450億元以支應各項支出,使得債務餘額較2022年增加1190億元。

在高齡化和少子化趨勢下,政府面臨的財務負擔將逐步增加。報告中指出,醫療、長照和安置等給付將快速增長,若社會保險年金無法達成代際間收支平衡,政府恐需負起最終支付責任,對財政形成潛藏風險。

根據審計部的報告,政府收支包含總預算及特別預算後,從2023年至2029年度均為短絀,到2030年度才有賸餘,顯示出政府財政長期壓力仍在。

對於軍購投資計劃,審計部提醒,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籌購高性能武器裝備的付款高峰將在2025年至2027年之間,預估需500億元,2024年度一般裝備業務計劃預估需求數更逾千億元,呼籲政府審慎規劃運用歲計賸餘。

另外,審計部指出,截至2023年7月底,海軍有14艘主作戰艦因兵力運用等因素未能依照維修周期執行修護作業,影響裝備使用穩定性及兵力派遣運用。

針對審計部的報告,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審計部的預警顯示出過去八年財政紀律敗壞的苦果即將顯現,質疑蔡英文政府的財政政策。他強調,賴清德作為前行政院長和現任副總統,無法藉一份報告切割過去的財政責任,並指出未來五年財政入不敷出。

審計部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收支賸餘為1536億元,加上累計賸餘,截至去年底累計賸餘達7044億元。然而,報告也指出,政府收支包含總預算及特別預算後,未來五年均為短絀,顯示政府財政長期壓力仍然存在。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和張智倫也對政府財政狀況表達憂慮,呼籲政府預算應該符合全民利益,避免財務不透明和錯誤政策。牛煦庭指出,民進黨政府過去五年連年超徵稅收,現卻預告未來五年入不敷出,質疑政府的預算規劃是否符合實際需求。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