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公斤女接受「1治療」逆轉肥胖 術後一年亦無復胖

2024-07-12 13:17:11   2937

黃小姐表示,體態變輕盈後,心情也跟著愉悅,更養成運動和少量多餐的習慣,雖然還沒達到想要的體重,但變得更有自信了!

24歲黃小姐身高約160公分,體重達112公斤,肥胖帶來的身心問題與壓力,進而到減重中心求診。在醫師與營養師嘗試以藥物、飲食調整未果後,黃小姐在醫療團隊建議下轉而選擇胃繞道減重手術。

微創胃繞道手術 縮減胃部空間

造成肥胖的原因多元,除了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心理因素、肥胖基因遺傳、用藥副作用也是原因,內分泌、新陳代謝等自體疾病如甲狀腺、腦下腺、腎上腺、卵巢問題都可能導致病態性肥胖。對黃小姐來說,肥胖不只造成健康問題,她更因長期遭異樣眼光看待,產生焦慮與身心壓力。過去她曾在外院接受過 AGB 可調整式胃束帶,以物理性方式控制進食量,但沒多久便復胖。

在羅東博愛醫院醫學減重中心評估建議下,黃小姐決定進行減重手術,外科醫師王致遠以達文西手臂系統輔助,執行微創胃繞道手術,將胃部縮減至大約100~150cc的容量,也將小腸做部分繞道。

減重手術助降低罹患惡性疾病 術後一年可減少約40%體重

王致遠醫師表示,減重手術如胃繞道、胃縮小、胃隔間手術,用意是幫助肥胖病人恢復正常血糖、血脂、血壓等身體數值,降低罹患其他惡性疾病的風險;而微創減重手術則更能加快病人復原速度。

術後,體重會依個人生活與飲食習慣逐步下降,依據研究文獻,減重手術在術後一年約可減去全身重量的35-40%。

定期回診檢視 避免復胖,健康生活

黃小姐術後定期回診,每月接受營養師健康評估,一年後達到62公斤,減去原本體重的45%。王致遠醫師指出,目前減重手術的健保適應症為身體質量指數大於BMI 37.5或BMI 32.5~37.5且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以及因肥胖造成骨骼關節疾病,並預期減重手術有助改善症狀者。

同時提醒,務必在血糖、血壓、血脂等各項數值仍「可逆」時,積極減去體重來避免惡化成「不可逆」的心血管、慢性病、癌症等疾病。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2024/07/11

你可能也想知道》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