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拔針週年 可望成為亞洲唯一「三大豬病非疫區」

2024-07-01 16:21:59
1460
農業部於今日(1日)宣布,台灣豬瘟全面拔針已屆滿一周年,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成為豬瘟非疫國。如果申請通過,台灣有望在114年成為亞洲首個三大豬病非疫區,這將是台灣養豬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農業部於今日(1日)宣布,台灣豬瘟全面拔針已屆滿一周年,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成為豬瘟非疫國。如果申請通過,台灣有望在114年成為亞洲首個「三大豬病非疫區」,這將是台灣養豬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台灣的豬瘟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94年(2005年),當時在彰化縣發現了最後一例豬瘟病例。自那時起,再未發現確診病例。豬瘟作為甲類動物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高死亡率,會導致豬隻全身性出血和流產。豬瘟的威脅不僅存在於台灣,亞洲地區的許多國家都遭受其影響。
農業部自110年起,開始推動全面停止豬瘟疫苗的注射計劃。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10年至111年):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風險監控及產業溝通。
第二階段(112年至113年6月):持續疫情風險監控,並逐步評估停止豬瘟疫苗注射的可行性。
第三階段(113年7月起):正式向WOAH提出「豬瘟非疫國」申請。
自110年起,防檢署啟動了多項監測機制,包括階段性停止豬瘟疫苗試驗、哨兵豬試驗、屠宰場淘汰種豬、化製場斃死豬隻檢查、野豬及棄置死豬的監測、以及屠宰衛生檢查等。所有這些監測均未發現豬瘟野外病毒。經專家評估後,認為國內豬瘟的發生及傳播風險極低。因此,自112年1月1日起,除了種豬之外,所有豬隻都停止注射豬瘟疫苗。並於同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所有豬隻的豬瘟疫苗注射。
截至目前,台灣豬隻已全面停止注射豬瘟疫苗達一年,且經過嚴密的監測,未發現豬瘟野外病毒株的活動跡象,已符合WOAH陸生動物衛生法典所列的「豬瘟非疫國」申請要件。
如果成功成為豬瘟非疫國,台灣將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清除口蹄疫、非洲豬瘟及豬瘟三大豬病的國家。這將不僅減少養豬場的人力和疫苗購置費用,還能降低因施打疫苗所造成的豬隻緊迫和副作用損失,有效減少豬隻飼養成本。此外,這也將顯著提高台灣豬隻及豬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展現台灣在重大動物疫病防疫上的卓越成果。
農業部表示,為協助養豬產業應對貿易自由化帶來的挑戰,自110年起已輔導養豬場進行升級,並推動屠宰場HACCP認證等措施,持續強化養豬產業的整體韌性。農業部也積極與目標市場國家進行諮商談判,希望能開拓更多的外銷市場,促進各國消費者認識台灣的生鮮豬肉與加工豬肉產品,以提高國內豬農收益並確保養豬產業的永續發展。
【圖片來源:翻攝自農業部】
台灣的豬瘟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94年(2005年),當時在彰化縣發現了最後一例豬瘟病例。自那時起,再未發現確診病例。豬瘟作為甲類動物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和高死亡率,會導致豬隻全身性出血和流產。豬瘟的威脅不僅存在於台灣,亞洲地區的許多國家都遭受其影響。
農業部自110年起,開始推動全面停止豬瘟疫苗的注射計劃。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10年至111年):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風險監控及產業溝通。
第二階段(112年至113年6月):持續疫情風險監控,並逐步評估停止豬瘟疫苗注射的可行性。
第三階段(113年7月起):正式向WOAH提出「豬瘟非疫國」申請。
自110年起,防檢署啟動了多項監測機制,包括階段性停止豬瘟疫苗試驗、哨兵豬試驗、屠宰場淘汰種豬、化製場斃死豬隻檢查、野豬及棄置死豬的監測、以及屠宰衛生檢查等。所有這些監測均未發現豬瘟野外病毒。經專家評估後,認為國內豬瘟的發生及傳播風險極低。因此,自112年1月1日起,除了種豬之外,所有豬隻都停止注射豬瘟疫苗。並於同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所有豬隻的豬瘟疫苗注射。
截至目前,台灣豬隻已全面停止注射豬瘟疫苗達一年,且經過嚴密的監測,未發現豬瘟野外病毒株的活動跡象,已符合WOAH陸生動物衛生法典所列的「豬瘟非疫國」申請要件。
如果成功成為豬瘟非疫國,台灣將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清除口蹄疫、非洲豬瘟及豬瘟三大豬病的國家。這將不僅減少養豬場的人力和疫苗購置費用,還能降低因施打疫苗所造成的豬隻緊迫和副作用損失,有效減少豬隻飼養成本。此外,這也將顯著提高台灣豬隻及豬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展現台灣在重大動物疫病防疫上的卓越成果。
農業部表示,為協助養豬產業應對貿易自由化帶來的挑戰,自110年起已輔導養豬場進行升級,並推動屠宰場HACCP認證等措施,持續強化養豬產業的整體韌性。農業部也積極與目標市場國家進行諮商談判,希望能開拓更多的外銷市場,促進各國消費者認識台灣的生鮮豬肉與加工豬肉產品,以提高國內豬農收益並確保養豬產業的永續發展。
【圖片來源:翻攝自農業部】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