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3條立法 陸委會諮委:台資銀行與NGO組織應留意風險

2024-06-28 14:12:46   4903

陸委會近期舉行諮詢委員會議,討論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影響與因應。

近期,台灣大陸委員會(陸委會)召開了第58次諮詢委員會議,討論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根據陸委會發布的會議紀要,多位委員和學者就此條例對香港自由和人權的影響進行了深入討論,並提出了相關建議和因應對策。

學者指出,香港於今年3月依據基本法第23條制定並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是繼2020年「港版國安法」後,為香港設立的更為全面的國安法制。該條例中許多罪名是在既有法規的基礎上修改擴張而成,雖然宣稱「尊重和保障人權」,但實際上充斥著限縮自由的條文,賦予行政部門更寬泛的執法權力,並增設了更多不利於被告的司法程序。

部分委員觀察,香港在國安法規框架下,自由和人權備受制約。近期已有香港律師鄒幸彤及其親屬因在臉書發表隱喻「六四」的文章,以及港人公開高呼「平反六四」或穿著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的衣服,而遭到以「煽動意圖罪行」拘捕和檢控。此外,香港終審法院近來有3名外籍非常任法官辭職,顯示出香港情勢的持續緊縮,並影響國際社會對香港形象的觀感。

針對上述情勢,部分委員建議,台灣應持續歡迎港澳旅客、學生及人才來台,協助港人在台居留定居,並持續提供人道援助,讓民主自由得以延續。同時,對於香港國安法規可能帶來的風險,陸委會應加強提醒在港台資銀行注意潛在的政治和經濟風險。特別是「條例」中有關「境外勢力」和「境外政治性組織」的罪行,旨在削弱香港公民社會對外的連結,台灣的非政府組織(NGO)也應審慎留意。

部分委員還提到,在當前情勢下,台灣駐港機構的持續運作至關重要,不僅能對在港經商、求學、旅遊的台灣民眾提供穩定信心,還能提供急難救助等服務。此外,政府應密切關注情勢變化,通盤審視「香港澳門關係條例」,以便動態因應。

陸委會已於27日宣布將香港與澳門的旅遊燈號調升為「橙色」,即建議民眾「避免非必要旅行」。6月11日,陸委會指出近期傳出多起國人在香港街頭和地鐵遭港警盤查的事件,提醒國人在港澳應隨身攜帶護照和身份證件,避免誤觸當地法規禁令。對於此提醒,香港保安局曾表示強烈不滿,批評陸委會「誣衊」並散播恐懼。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