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院所輸液無短缺 食藥署估最快10月產量恢復

2024-06-19 12:31:03   3260

因應永豐化學暫停生產導致大量輸液缺口,衛生福利部的專案輸入與國內增產量累計112萬袋,食藥署長吳秀梅說,台灣每週用量約30萬袋,醫療院所皆無缺貨,預計最快10月產量恢復。

因應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豐化學)暫停生產導致大量輸液缺口,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積極採取專案輸入與國內增產雙管齊下的措施,以確保台灣輸液供應穩定。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目前台灣醫療院所並無缺貨狀況,預計最快10月輸液產量可恢復正常。

永豐化學供應全台7成輸液,但近期因嚴重違反PIC/S GMP規範且許可證到期,至今尚未復工。衛福部估計,台灣輸液供應將短缺至10月,並統一以500cc單位計算,6月約有110萬袋的缺口,7月起每月須補足150萬袋。

為解決這一問題,衛福部協調國內其他廠商專案製造增加產能,同時啟動專案進口。截至本週,專案輸入生理食鹽水以500毫升計算,累計數量達88萬袋,包括6月11日至6月15日輸入的31.6萬袋以及本週輸入的56.4萬袋。國內廠商也在完成原有合約產量的基礎上加班生產,上週增加13萬袋,本週再增加11萬袋,累計共24萬袋。這些措施對穩定台灣輸液供應起到了顯著效果。

食藥署經調查臨床需求,至6月18日中午,已陸續分配至174家次醫療機構,共計約68萬袋。食藥署還建立了媒合機制,醫療機構無法購得藥品時可至平台通報,專人媒合廠商供應,目前已有359間醫院及診所通報,共媒合724件。吳秀梅強調,目前台灣醫療院所輸液足夠,沒有任何一家缺貨,影響主要在於內部庫存量。

吳秀梅指出,永豐化學的市占率高達7成,其復工對台灣輸液供應至關重要。然而,永豐化學仍有多項缺失未改善,僅繳交改善報告是不夠的,食藥署將派員複查核可才能允許其復工。她表示,台灣輸液產量最快將在10月恢復正常,但這一進程需依賴永豐化學復工與國內業者的增產。為避免未來再次出現單一廠商市占率過高的情況,衛福部將持續與業者溝通,確保合理生產量。

吳秀梅還呼籲醫療機構,各類大型輸注液藥品應避免大量或重複訂購,以免造成浪費及非臨床必要用途。食藥署已將替代藥品資訊公布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並建立媒合機制,方便醫療機構在無法購得藥品時通報,安排專人聯繫並媒合廠商供應。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