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挺台參加WHA 北京促美停止炒作

2024-05-03 10:43:21
6536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強烈鼓勵世界衛生組織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重返即將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中國外交部2日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敦促美方停止藉世衛大會炒作涉台問題。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5月1日發表聲明,力促世界衛生組織(WHO)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即將於5月27日至6月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布林肯重申台灣在2009年至2016年間成功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的經驗,並強調台灣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專業和經驗對全球是有益的。
布林肯指出,台灣一直展現出解決全球公衛危機的意願和能力,並讚揚了WHO在過去一年中採取的措施,使台灣能夠更有意義地參與技術工作並促進溝通交流。他批評將台灣排除在WHA之外,認為這損害了包容性的全球公衛合作和安全。
然而,中國外交部對布林肯的聲明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官員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指出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25.1號決議,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指責美國的聲明是在支持「台獨分裂」活動,並警告這是中美關係中的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中方強調,任何試圖透過打「台灣牌」來「以台制華」的行為都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並註定以失敗告終。中國外交部呼籲美國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並將美國領導人過去作出的有關台灣的承諾落實到行動上。
這場圍繞台灣參與國際衛生事務的爭論不僅涉及兩岸關係,也觸及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範疇。自2009年起,台灣在中國的默許下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WHA,但自2017年以來,台灣未再收到邀請函。這一變化反映了台灣政治變局後,兩岸關係的緊張以及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立場的微妙變化。
美國的支持顯示其對台灣在全球公衛事務中發揮作用的認可,同時也反映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外交政策立場。隨著WHA會議的臨近,國際社會將密切關注台灣是否能夠重新獲得觀察員資格,以及這一過程中涉及的國際政治動態。
美國的持續支持對台灣意義重大,尤其是在台灣面臨國際孤立壓力加劇的情況下。美國強調,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如WHO,是符合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美中三聯合公報以及六項保證所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這一政策不僅鼓勵台灣參與國際事務,還強調任何有關台灣的國際決策應考慮到台灣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此外,美國官員如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和亞太副助卿藍墨客(Mark Lambert)在不同場合表達,2758號決議並未認可、不等同也不反映「一中原則」的共識,並指出該決議不應成為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多邊論壇的依據。
中國的強硬立場和美國的支持揭示了一個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鬥爭,台灣的國際空間和其參與全球衛生事務的能力成為了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中的重要棋子。這場爭論不僅涉及政治議題,也觸及到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本質—包容性和全面性。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
布林肯指出,台灣一直展現出解決全球公衛危機的意願和能力,並讚揚了WHO在過去一年中採取的措施,使台灣能夠更有意義地參與技術工作並促進溝通交流。他批評將台灣排除在WHA之外,認為這損害了包容性的全球公衛合作和安全。
然而,中國外交部對布林肯的聲明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中方官員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指出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25.1號決議,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的問題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指責美國的聲明是在支持「台獨分裂」活動,並警告這是中美關係中的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中方強調,任何試圖透過打「台灣牌」來「以台制華」的行為都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並註定以失敗告終。中國外交部呼籲美國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並將美國領導人過去作出的有關台灣的承諾落實到行動上。
這場圍繞台灣參與國際衛生事務的爭論不僅涉及兩岸關係,也觸及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範疇。自2009年起,台灣在中國的默許下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WHA,但自2017年以來,台灣未再收到邀請函。這一變化反映了台灣政治變局後,兩岸關係的緊張以及國際社會對這一問題立場的微妙變化。
美國的支持顯示其對台灣在全球公衛事務中發揮作用的認可,同時也反映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外交政策立場。隨著WHA會議的臨近,國際社會將密切關注台灣是否能夠重新獲得觀察員資格,以及這一過程中涉及的國際政治動態。
美國的持續支持對台灣意義重大,尤其是在台灣面臨國際孤立壓力加劇的情況下。美國強調,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如WHO,是符合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美中三聯合公報以及六項保證所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這一政策不僅鼓勵台灣參與國際事務,還強調任何有關台灣的國際決策應考慮到台灣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此外,美國官員如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和亞太副助卿藍墨客(Mark Lambert)在不同場合表達,2758號決議並未認可、不等同也不反映「一中原則」的共識,並指出該決議不應成為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多邊論壇的依據。
中國的強硬立場和美國的支持揭示了一個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鬥爭,台灣的國際空間和其參與全球衛生事務的能力成為了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中的重要棋子。這場爭論不僅涉及政治議題,也觸及到全球公共衛生合作的本質—包容性和全面性。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