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環狀線強震後11處鋼箱梁位移 修復期至少1年

2024-04-25 10:22:53   3900

受花蓮地震影響,新北捷運環狀線板新-橋和段,出現了結構性損害。市長侯友宜在新北市議會定期會議中提及,該段捷運路線的修復預計將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受花蓮地震影響,新北捷運環狀線「板新-橋和」段,出現了結構性損害。市長侯友宜在新北市議會定期會議中提及,該段捷運路線的修復預計將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根據捷運局的報告,此次地震導致環狀線11處鋼箱梁位移,其中7處位移嚴重,位移量從20至92公分不等。此外,其餘4處的位移較輕,介於3.5至6公分之間。目前,為了確保結構安全,所有受損鋼箱梁已經完成了額外加固並持續進行安全監測。

市長侯友宜在答詢時表示,目前尚在釐清事故責任,包括設計、施工或其他相關問題。他提到,環狀線的耐震目標應達到至少「6弱」級,但在「5強」的震度下就已受損,顯示可能存在設計或施工的問題。市府已經邀請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修復計劃,以便儘快提出解決方案。

新北市捷運局長李政安說明,目前,第一階段(板橋至新北產業園區)和第二階段(中和至大坪林)的運營已經恢復。但由於第三階段(中和至板橋)的鋼箱梁損害較為嚴重,目前仍在停駛中,市府提供接駁公車服務以疏導該區域的交通。

為進一步確認損害原因並確保未來的安全,雙北捷運局委託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作為第三方審查單位,邀請9名專家學者進行檢視。李政安局長指出,專家團隊已於4月19日進行現場會勘並召開第一次會議,正在就結構受損情形及預計復原方式進行審查。第二次審查會議預計於4月26日舉行,將進一步確定修復計畫。

李政安補充說明,確保環狀線安全復駛前,將需要逐一復位鋼箱梁,進行全路段的軌道施工、伸縮縫調整、隔音牆修復以及電力通訊線路的恢復。所有這些工作都需符合嚴格的安全標準,才能最終恢復全線運營。

李政安指出,復原工作的每一步都必須謹慎處理,確保所有組件的安裝和功能恢復達到最高標準。此外,市府還計劃對現有的設施進行長期的強化和升級,以提高其對未來潛在地震的抵抗力。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