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駐美大使謝鋒哈佛演說 遭學生活動人士4度抗議打斷
.jpg)
2024-04-22 10:32:44
12441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近日於哈佛大學的演講遭到激烈抗議,此事件再次突顯中國與香港、西藏、維吾爾以及台灣等地區緊張關係。多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在謝鋒的演講中起身抗議,質疑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記錄,並強烈批評其政策。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近日於哈佛大學的演講遭到激烈抗議,此事件再次突顯中國與香港、西藏、維吾爾以及台灣等地區緊張關係。多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在謝鋒的演講中起身抗議,質疑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記錄,並強烈批評其政策。
謝鋒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大中華學生會」中國會議上發表演講,題為「中國式現代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美關係」,但演講過程中多次被抗議打斷。根據現場學生和參與者的報導,包括來自台灣、西藏和香港的學生在內,多達五人在演講過程中起身展示抗議標語和喊叫口號。
台裔美籍學生吳亭樺表示,謝鋒的手上沾滿了香港人的鮮血,並指其為中國在香港施行國安法的責任人。吳亭樺高喊,謝鋒剝奪了香港的基本自由和民主,並警告他對台灣可能採取相同的行動。
西藏學生則批評中國在西藏和新疆的行為等同於種族滅絕,她們高舉「人民死亡」標語,並呼籲謝鋒感到羞恥。此外,一名西藏青年高喊「西藏自由」,強調中國對西藏的侵略行為。
抗議者的行動獲得了部分觀眾的支持,網上亦有多條評論和社群媒體貼文讚揚他們的勇氣。抗議活動不僅在會場內部發生,外部亦有約35人聚集,揮舞雪山獅子旗及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旗幟,高呼支持香港、西藏和東突厥斯坦自由的口號。
謝鋒對於抗議者的指控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繼續他的演講,強調台灣問題的敏感性和一中原則的重要性。他還呼籲美方不要在涉及中國的內政問題上干涉,包括台灣、香港、新疆、西藏和南海等地。
此次事件不僅凸顯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關注,也反映了中國與西方學術界的緊張關係。哈佛大學有著與中國多項合作的背景,被稱為「中共中央第二黨校」,此次抗議事件可能對學校與中國的關係帶來一定影響。此外,這一事件也突顯了全球範圍內對中國政策的持續批評和抗議活動的重要性。
這次哈佛大學的抗議不僅是對謝鋒個人的抗議,更象徵著對中國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政策的廣泛不滿。抗議者強調,中國在其控制區內的種族滅絕政策、對民主自由的打壓以及對少數民族的迫害,是國際社會不能忽視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對於哈佛這樣的國際知名學府,學生和學術界的發聲尤為重要,這些行動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中國政府政策的深刻反思。
西藏和香港抗議者尤其指出,他們的家園正遭受中國政府的嚴重壓迫,而國際社會的支持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台灣問題也被反覆提及,抗議者強調任何對台灣未來的決定都應由台灣人民自主決定,而非外部力量強加。
哈佛大學作為學術自由的象徵之地,此事件也引發了關於學術自由與學術機構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討論。有觀點認為,學院邀請具有爭議性的政治人物進行演講,既是學術自由的一部分,也應該是開放辯論和多元觀點交流的平台。然而,同時也有聲音指出,當這些人物代表的政策與學術機構的核心價值背道而馳時,學術機構應該如何平衡這種矛盾,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次抗議活動的覆蓋範圍和影響力展示了全球化時代下,各地區議題的相互連結和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感。正如抗議者所強調的,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亞洲,關注和反對人權侵犯的行動都是全球公民的責任。透過這樣的事件,國際社會得以進一步關注和理解在地化的抗議行動如何與全球政治經濟結構相互作用,並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全球共同未來。
謝鋒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大中華學生會」中國會議上發表演講,題為「中國式現代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美關係」,但演講過程中多次被抗議打斷。根據現場學生和參與者的報導,包括來自台灣、西藏和香港的學生在內,多達五人在演講過程中起身展示抗議標語和喊叫口號。
台裔美籍學生吳亭樺表示,謝鋒的手上沾滿了香港人的鮮血,並指其為中國在香港施行國安法的責任人。吳亭樺高喊,謝鋒剝奪了香港的基本自由和民主,並警告他對台灣可能採取相同的行動。
西藏學生則批評中國在西藏和新疆的行為等同於種族滅絕,她們高舉「人民死亡」標語,並呼籲謝鋒感到羞恥。此外,一名西藏青年高喊「西藏自由」,強調中國對西藏的侵略行為。
抗議者的行動獲得了部分觀眾的支持,網上亦有多條評論和社群媒體貼文讚揚他們的勇氣。抗議活動不僅在會場內部發生,外部亦有約35人聚集,揮舞雪山獅子旗及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的旗幟,高呼支持香港、西藏和東突厥斯坦自由的口號。
謝鋒對於抗議者的指控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繼續他的演講,強調台灣問題的敏感性和一中原則的重要性。他還呼籲美方不要在涉及中國的內政問題上干涉,包括台灣、香港、新疆、西藏和南海等地。
此次事件不僅凸顯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關注,也反映了中國與西方學術界的緊張關係。哈佛大學有著與中國多項合作的背景,被稱為「中共中央第二黨校」,此次抗議事件可能對學校與中國的關係帶來一定影響。此外,這一事件也突顯了全球範圍內對中國政策的持續批評和抗議活動的重要性。
這次哈佛大學的抗議不僅是對謝鋒個人的抗議,更象徵著對中國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政策的廣泛不滿。抗議者強調,中國在其控制區內的種族滅絕政策、對民主自由的打壓以及對少數民族的迫害,是國際社會不能忽視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對於哈佛這樣的國際知名學府,學生和學術界的發聲尤為重要,這些行動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對中國政府政策的深刻反思。
西藏和香港抗議者尤其指出,他們的家園正遭受中國政府的嚴重壓迫,而國際社會的支持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台灣問題也被反覆提及,抗議者強調任何對台灣未來的決定都應由台灣人民自主決定,而非外部力量強加。
哈佛大學作為學術自由的象徵之地,此事件也引發了關於學術自由與學術機構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的討論。有觀點認為,學院邀請具有爭議性的政治人物進行演講,既是學術自由的一部分,也應該是開放辯論和多元觀點交流的平台。然而,同時也有聲音指出,當這些人物代表的政策與學術機構的核心價值背道而馳時,學術機構應該如何平衡這種矛盾,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次抗議活動的覆蓋範圍和影響力展示了全球化時代下,各地區議題的相互連結和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感。正如抗議者所強調的,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亞洲,關注和反對人權侵犯的行動都是全球公民的責任。透過這樣的事件,國際社會得以進一步關注和理解在地化的抗議行動如何與全球政治經濟結構相互作用,並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全球共同未來。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