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無輻射3D定位電燒」 心律不整幼嬰受惠!

2024-04-03 16:09:42   3160

兒童與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心律不整,嚴重情形可能導致昏厥甚至生命危險。

「輻射沒有安全劑量」國際間對輻射暴露的建議是 ”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合理範圍內儘量減少暴露,傳統心導管電燒以X光做導引,雖能根治,但病人有X光輻射線暴露的風險,常讓病人憂心。

無輻射3D立體定位系統 100%零輻射、精準定位病灶

無輻射3D立體定位系統利用電磁場定位,透過心電圖分析與電腦運算獲得3D立體影像,醫師不需用X光便能精準定位病灶。以兒童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陣發性心室上頻脈(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為例,近幾年臺大醫院都是100%零輻射心導管手術,成績遠超過歐美各大兒童醫院。連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近兩年也是100%完全零輻射。

傳統心導管電燒 恐有X光輻射線暴露風險

兒童與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心律不整,除了症狀惱人造成需要常常跑急診之外,嚴重情形可能導致昏厥甚至生命危險,心導管電燒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心導管電燒以X光做導引,雖能根治,但病人有X光輻射線暴露。若能在低輻射或無輻射的定位環境下進行心律不整電燒,可以大幅降低傳統X光暴露所伴隨的風險。

納健保給付 心律不整嬰兒順利治療!

無輻射3D立體定位系統利用電磁場定位,透過心電圖分析與電腦運算獲得3D立體影像,醫師不需用X光便能精準定位病灶。國外團隊從傳統X光轉換到3D定位系統進行電燒,大約需要半年摸索期。

臺大兒童醫療團隊不到3個月就上手,甚至連年僅1歲、體重7公斤的嚴重心律不整嬰兒也順利地治療成功。臺大團隊快速將成果發表至國際期刊,因此於2020年3月成功爭取讓兒童心律不整無輻射治療納入健保給付。此外,還發展多項無輻射電燒的新技術,包括左心逆行性無輻射電燒,創新的房室結迴旋頻脈(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本文經 健康醫療網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2024/04/03
作者介紹
  •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以健康新聞、醫藥新知、醫學新技為主的全方位健康網站。秉持關心國人健康的理念,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