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發展武擴用途 經濟部:俄商iMachine年初列禁運黑名單

2024-02-02 18:13:00
14822
外媒報導,有俄羅斯武器製造商利用第三國轉運方式,將台灣製工具機轉為武器用途,經濟部今天表示,今年初將涉及本案的俄商iMachine列入台灣實體名單,禁止台灣業者將所有貨品輸往該公司。
外媒報導,有俄羅斯武器製造商利用第三國轉運方式,將台灣製工具機轉為武器用途,經濟部今天表示,今年初將涉及本案的俄商iMachine列入台灣實體名單,禁止台灣業者將所有貨品輸往該公司。
經濟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防止台高科技貨品成為俄羅斯發展武擴用途,經濟部去年1月公告擴大管制工具機出口至俄羅斯的措施,以防制武器使用為管制範圍,此作法與大多數友盟國家一致,若是屬於管制範圍的出口申請案,原則不予同意。
經濟部也已要求廠商切結,確認高科技貨品最終不得輸往俄羅斯。由於業者依法有確實申報最終使用人的義務,為防止俄羅斯透過第三國取得台高科技貨品,已要求廠商在出口至高轉運風險國家(如土耳其、阿聯、中亞國家等)時,須切結不得轉運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同時經濟部貿易署也大幅提高違規出口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罰則,將初次違規出口俄羅斯的罰則提高逾15倍,也就是新台幣100萬元。
經濟部說明,由於並非所有國家都對俄羅斯採取出口管制措施,因此要如何防杜管制貨品經第三國轉運俄羅斯,已經是各友盟國家的共同挑戰。經濟部則是持續參考國際友盟國家之作法,將涉入武擴發展的實體納入台灣實體名單(目前有關俄羅斯的實體名單已達1,900個)。例如,本案俄商iMachine已於今年初列入台灣實體名單,代表台灣業者不得將所有貨品輸往該公司。
經濟部強調,目前持續與公協會合作,共同加強宣導,要求業者勿從事第三國違規轉運,去年即辦理16場宣導會,其中去年12月辦理3場,約有500位業者出席。未來將針對工具機業者加強宣導,要求業者在出口前做好盡責調查。
經濟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防止台高科技貨品成為俄羅斯發展武擴用途,經濟部去年1月公告擴大管制工具機出口至俄羅斯的措施,以防制武器使用為管制範圍,此作法與大多數友盟國家一致,若是屬於管制範圍的出口申請案,原則不予同意。
經濟部也已要求廠商切結,確認高科技貨品最終不得輸往俄羅斯。由於業者依法有確實申報最終使用人的義務,為防止俄羅斯透過第三國取得台高科技貨品,已要求廠商在出口至高轉運風險國家(如土耳其、阿聯、中亞國家等)時,須切結不得轉運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同時經濟部貿易署也大幅提高違規出口俄羅斯及白俄羅斯的罰則,將初次違規出口俄羅斯的罰則提高逾15倍,也就是新台幣100萬元。
經濟部說明,由於並非所有國家都對俄羅斯採取出口管制措施,因此要如何防杜管制貨品經第三國轉運俄羅斯,已經是各友盟國家的共同挑戰。經濟部則是持續參考國際友盟國家之作法,將涉入武擴發展的實體納入台灣實體名單(目前有關俄羅斯的實體名單已達1,900個)。例如,本案俄商iMachine已於今年初列入台灣實體名單,代表台灣業者不得將所有貨品輸往該公司。
經濟部強調,目前持續與公協會合作,共同加強宣導,要求業者勿從事第三國違規轉運,去年即辦理16場宣導會,其中去年12月辦理3場,約有500位業者出席。未來將針對工具機業者加強宣導,要求業者在出口前做好盡責調查。
華郵:在出口管制下 台灣工具機仍流向俄國防工業
綜合報導,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俄羅斯一家企業去年持續進口可用於武器製造的台灣精密工具機,而這家企業同期銷售對象多是俄國國防工業。專家說,這可能有違對俄國的管制令。
報導指出,俄羅斯貿易進口商I Machine Technology公司自去年1月以來,從台灣進口了價值逾2000萬美元由電腦控制的精密機器製造設備,這些設備可用於製造武器。而該公司主要的銷售對象為俄羅斯國防工業。
一支上傳網路的企業活動影片顯示,I Machine科技公司執行長布萊迪辛(Aleksey Bredikhin)說:「我特別要歡迎來自遙遠台灣的朋友…近一年來,我們一直很努力工作。」
根據華郵取得的貿易紀錄和俄羅斯稅務文件顯示,台灣製造的高精準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幾乎在I Machine Technology去年1月至7月的進口量裡占了百分之百,而I Machine Technology在這段期間的銷售對象主要就是俄羅斯國防產業。
紀錄顯示,這家俄羅斯企業還把台灣進口設備提供給俄羅斯秘密機構,用來大量製造用於俄烏戰爭的攻擊型無人機。
美國商務部前高階官員沃爾夫(Kevin Wolf)表示,該廠商可能違反台灣與西方國家去年1月限制科技產品賣給俄羅斯的禁令。他說,台灣當局絕對要加強查緝是否有違反禁令的情事
報告指出,這些交易顯示,儘管美國對全球的限制體系非常廣泛,但由於監管漏洞和執法不力,俄羅斯國防工業仍保持強勁,關鍵商品仍流向俄羅斯。
貿易數據和出口記錄顯示,這些設備分63批次運輸。有些直接從台灣運送至俄羅斯,有些則採取迂迴路線,從土耳其或中國輸入。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報導指出,俄羅斯貿易進口商I Machine Technology公司自去年1月以來,從台灣進口了價值逾2000萬美元由電腦控制的精密機器製造設備,這些設備可用於製造武器。而該公司主要的銷售對象為俄羅斯國防工業。
一支上傳網路的企業活動影片顯示,I Machine科技公司執行長布萊迪辛(Aleksey Bredikhin)說:「我特別要歡迎來自遙遠台灣的朋友…近一年來,我們一直很努力工作。」
根據華郵取得的貿易紀錄和俄羅斯稅務文件顯示,台灣製造的高精準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幾乎在I Machine Technology去年1月至7月的進口量裡占了百分之百,而I Machine Technology在這段期間的銷售對象主要就是俄羅斯國防產業。
紀錄顯示,這家俄羅斯企業還把台灣進口設備提供給俄羅斯秘密機構,用來大量製造用於俄烏戰爭的攻擊型無人機。
美國商務部前高階官員沃爾夫(Kevin Wolf)表示,該廠商可能違反台灣與西方國家去年1月限制科技產品賣給俄羅斯的禁令。他說,台灣當局絕對要加強查緝是否有違反禁令的情事
報告指出,這些交易顯示,儘管美國對全球的限制體系非常廣泛,但由於監管漏洞和執法不力,俄羅斯國防工業仍保持強勁,關鍵商品仍流向俄羅斯。
貿易數據和出口記錄顯示,這些設備分63批次運輸。有些直接從台灣運送至俄羅斯,有些則採取迂迴路線,從土耳其或中國輸入。
【圖片為文章示意圖,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