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均溫將創新高 台灣史上第6熱

2023-12-29 18:09:19   3358

中央氣象署今天說,預估2023年全球均溫創新高,將成為1850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台灣部分,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4.26度,為歷史上有紀錄以來的第6名。

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今天說,預估2023年全球均溫創新高,將成為1850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台灣部分,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4.26度,為歷史上有紀錄以來的第6名。

中央氣象署表示,全球大範圍的偏暖,平均氣溫高出1.15度;台灣的部分則是較年平均值高出1.14度,且除了5月外,其他月份的氣溫都高於同期的溫度。

據氣象署資料,台灣最熱為2020年,年平均氣溫有24.56度。

中央氣象署表示,根據動力模式來看,聖嬰事件預估在今年冬季會達到最強,明年春季逐漸減小後轉趨正常,以過去資料分析,預估明年1到3月台灣將是氣溫偏暖,雨量偏多的狀況。

若逐月來看,預估明年1到3月,各月的氣溫都會偏高,雨量方面則是1月偏濕,2到3月正常。

中央氣象署網站消息,中央氣象署表示,112 年全球均溫將創下新高,成為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臺灣年平均氣溫則為歷史紀錄上的第 6 名。

回顧過去 1 年(112 年),臺灣上半年冷暖交替,下半年則較為偏暖,整體而言,各地年平均氣溫呈現偏暖;雨量方面,全年降雨量接近氣候平均值 9 成,主要來自於梅雨鋒面及颱風所帶來的降雨,然而,全年降雨日數較氣候平均值少了 23.9 天,為 1951 年以來降雨日第 2 少的年份,此降雨集中的現象符合氣候變遷下的降雨特徵。

展望未來,目前仍持續發展的聖嬰事件,預測明(113)年春季有逐漸減弱的趨勢。由過去資料分析顯示,多數聖嬰事件發展的隔年,臺灣 1 至 3 月有氣溫偏暖、雨量偏多的特徵。氣象署檢視該署及各國數值模式的預報,研判明(113)年 1 至 3 月各地平均氣溫以正常至偏暖的機率較大,雨量則為正常至偏多。

氣象署提醒,每年 1、2 月是平均氣溫較低的月份,即使冬季整體平均氣溫較氣候平均值為偏暖,但期間仍將有低溫出現,在冷氣團或寒流影響時,須適時做好禦寒措施,使用瓦斯熱水器等則應注意室內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此外,冬季部分地區大氣穩定,境外移入或境內產生之污染物不易擴散,易造成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空氣品質不佳的情形,敏感族群外出須注意採取防護作為。氣象署也將持續彙整分析最新氣象資料,分別於每週及每月定期發布最新月、季長期天氣展望資訊,請各界持續注意相關訊息。

【圖片來源:資料照】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