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消ECFA部分關稅減讓 經濟部:對台灣出口影響非常有限

2023-12-21 16:21:24   7957

有關中國片面宣告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中止一事,經濟部表示,時值我方大選前夕,中方再次把經貿政治化、工具化,雖然已有預期且有準備,但也要表達遺憾。

綜合報導,有關中國片面宣告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中止一事,經濟部表示,時值我方大選前夕,中方再次把經貿政治化、工具化,雖然已有預期且有準備,但也要表達遺憾。對照近年來中國對澳洲、日本、韓國以及我國,都以各種不符合國際經貿規範的手段影響其他國家,凸顯中方任意對各國經濟脅迫的情況,也提醒世界經貿依賴中國的風險。我方持續呼籲,兩岸都是WTO會員,貿易爭端應該在WTO機制下討論解決。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21)日發公告指出,台灣單方面對中國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因此中方決定,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透過新聞稿表示,此種經濟脅迫行為成效將相當受限,原因有3個。首先,檢視受影響相關產品出口至中國情況,今年1到11月對中出口金額約18億美元,占整體對中出口金額僅1.3%,其中絕大多數、約16億美元的商品稅率將變成1%或2%,且多數為台商在中國設廠所需要的上游原料,為生產時的調節使用。

此外,今年1到11月台灣對中出口占整體出口比例,已由過去4成以上降低到約35%,其中強勢的半導體產品更占5成以上,近9成為加工組裝後另外銷往世界的中間財,顯示台灣近年來的產業發展、全球布局已見成果,也讓中國此次片面行為對台灣的出口影響非常有限。

第3,今年整體石化業對中出口原就衰退3成以上,主因是中國石化業大量擴產,自身產能陸續開出,加上中國經濟復甦緩慢,使得中國已成全球石化業的紅海市場,台廠本已啟動全球布局、發展差異化商品,經濟部也會提供政策工具協助業者。

經濟部指出,最惠國稅率不是不能出口,相關產品的稅率為1%到6.5%不等,絕大多數稅率為1%與2%,經濟部已與相關業者密切聯繫,也會跟業者就各項產品所需要的低碳化輔導、智慧化生產、分散市場拓銷以及鼓勵差異化商品研發等4大面向持續支持,並視情況增加政策工具資源,加碼補助跟輔導。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