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來襲 籲農友、養殖業者做好防寒措施

2023-12-20 12:05:59
1285
19日晚間起受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明顯下降,預計22日清晨氣溫最低。為防範低溫造成農作物損害,農糧署籲請農民在這幾天寒流來襲之前採取防寒措施,以減少災害及財產損失;漁業署籲養殖業者作好防寒措施。
農糧署:請農友採取防寒措施及注意保暖
據農業部農糧署網站消息,依據中央氣象署表示,19日晚間起受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明顯下降,且下降幅度大;預計22日清晨氣溫最低,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23日。為防範低溫造成農作物損害,農糧署籲請農民在這幾天寒流來襲之前採取防寒措施,以減少災害及財產損失,農民也要注意自身保暖。該署也請各地方政府加強轄內各農產業防寒宣導。
呼籲農友在寒流來到前做好防寒措施工作時注意保暖
農糧署呼籲,本次溫度下降幅度大,且氣溫偏低,農友務必注意保暖,並避免在清晨氣溫最低時出門,農作物相關防寒措施可在寒流來襲前先做好。
水稻育苗場(圃)選擇避風處或設置防寒(風)牆。寒流來臨時,利用不織布、塑膠布覆蓋已綠化中或生育初期之秧苗,並隨時清除布上積水,以防低溫凍傷,寒流離境後宜立即掀開塑膠布。已插秧之田區,田間灌溉水宜較深,俟氣溫回升後,再恢復正常灌溉水位。
較不耐寒蔬菜與瓜果類,應設置防風牆、防風罩、塑膠布或選用稻草、不織布直接覆蓋,亦可採畦溝灌水或葉面灑水方式,以達保溫防寒效果,已屆採收期蔬菜可及早採收,以減少損失;花卉部分,除強化塑膠棚溫室等設施外,可採畦溝灌溉或以塑膠布直接覆蓋,以達保溫防寒效果,並可酌量增施鉀肥,以增加耐寒力。
果樹部分應加強果實套袋及表土覆蓋等防寒設施,寒流過境時,正值開花期果園實施噴水或增施鉀肥,以增加作物耐寒力,對於已達採收期者提早採收,尤其蓮霧、柑橘、番荔枝、棗及木瓜等;此外,剛嫁接的高接梨穗易受寒害,更應留意氣溫狀況妥適防護,可以於嫁接或開花行人工授粉後套上塑膠袋以防寒風,提高嫁接穗的存活率與著果率。寒流過境後,若有受害之果樹,應行修剪受害枝條與葉片及疏花、疏果措施。
倘有寒害災情顯現請農友儘速通報當地公所
農糧署表示,該署已通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密切注意並宣導相關防範措施,後續倘有災情顯現,亦請農友主動向當地公所通報,並請地方政府依農業天然災害查報作業規定辦理。另外,基層公所對於災後需即時採收及復耕之受災田區作物,應動員人力進行勘查及拍照取證工作,並加強宣導農友可運用農業部開發之「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攝當次災害之災損照片,作為災損認定之佐證參考資料,以兼顧受災農友及時復耕及申請天然災害救助之權益。
農糧署再次提醒,請農友密切注意新聞媒體所發布之天氣動態,及早採取各項農作物防範措施,妥善預防以減少農作物災害及財產損失。
呼籲農友在寒流來到前做好防寒措施工作時注意保暖
農糧署呼籲,本次溫度下降幅度大,且氣溫偏低,農友務必注意保暖,並避免在清晨氣溫最低時出門,農作物相關防寒措施可在寒流來襲前先做好。
水稻育苗場(圃)選擇避風處或設置防寒(風)牆。寒流來臨時,利用不織布、塑膠布覆蓋已綠化中或生育初期之秧苗,並隨時清除布上積水,以防低溫凍傷,寒流離境後宜立即掀開塑膠布。已插秧之田區,田間灌溉水宜較深,俟氣溫回升後,再恢復正常灌溉水位。
較不耐寒蔬菜與瓜果類,應設置防風牆、防風罩、塑膠布或選用稻草、不織布直接覆蓋,亦可採畦溝灌水或葉面灑水方式,以達保溫防寒效果,已屆採收期蔬菜可及早採收,以減少損失;花卉部分,除強化塑膠棚溫室等設施外,可採畦溝灌溉或以塑膠布直接覆蓋,以達保溫防寒效果,並可酌量增施鉀肥,以增加耐寒力。
果樹部分應加強果實套袋及表土覆蓋等防寒設施,寒流過境時,正值開花期果園實施噴水或增施鉀肥,以增加作物耐寒力,對於已達採收期者提早採收,尤其蓮霧、柑橘、番荔枝、棗及木瓜等;此外,剛嫁接的高接梨穗易受寒害,更應留意氣溫狀況妥適防護,可以於嫁接或開花行人工授粉後套上塑膠袋以防寒風,提高嫁接穗的存活率與著果率。寒流過境後,若有受害之果樹,應行修剪受害枝條與葉片及疏花、疏果措施。
倘有寒害災情顯現請農友儘速通報當地公所
農糧署表示,該署已通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密切注意並宣導相關防範措施,後續倘有災情顯現,亦請農友主動向當地公所通報,並請地方政府依農業天然災害查報作業規定辦理。另外,基層公所對於災後需即時採收及復耕之受災田區作物,應動員人力進行勘查及拍照取證工作,並加強宣導農友可運用農業部開發之「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攝當次災害之災損照片,作為災損認定之佐證參考資料,以兼顧受災農友及時復耕及申請天然災害救助之權益。
農糧署再次提醒,請農友密切注意新聞媒體所發布之天氣動態,及早採取各項農作物防範措施,妥善預防以減少農作物災害及財產損失。
漁業署籲養殖業者作好防寒措施
據農業部漁業署網站消息,漁業署表示,依據中央氣象局12/19-22冷氣團影響說明,19日冷氣團南下,冷空氣強度以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的機率較高;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轉為有局部短暫雨。20-23日(週三-週六)清晨各地為寒冷的天氣,溫度由週三下滑到週五清晨到最低點,中部以北及宜蘭最低溫下探10-12度,其他地區13-15度,空曠地區可能再低1-2度。
陸上魚塭養殖應加強防寒措施如下:
一、於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其棚蓋與水面之角度應小於30度,並加強越冬溝之保溫、防寒及加溫等設備。
二、放養數量因環境、條件、種類而異,如虱目魚在越冬溝內密度以每立方公尺1.3公斤以下為宜。
三、投餌料:在水溫回升、暖和之日,方可依情況酌投飼料。
四、寒流來襲後,浮於水面之魚體須馬上撿除,防止水質惡化。
五、寒流侵襲時,盡量避免有驚動魚塭內魚群之行為,例如:投餌、換水及無謂的開關水車。
六、避免過度擾動水體,致水溫下降。
七、寒流期間應注意水溫變化,水溫若低於15℃時,應採緊急措施,如使用魚塭加溫器增加水溫,減輕死亡率。
漁業署表示,倘有災情顯現,請漁民儘速向當地公所通報。漁業署再次強調,面對極端氣候及冷氣團或寒流侵襲,無論是海上箱網或陸上魚塭之養殖業者宜確實加強越冬設備及管理措施,對於不適合冬季養殖之熱帶魚種,應避免於冬季養殖並做好平時之管理,以減少養殖損失。
陸上魚塭養殖應加強防寒措施如下:
一、於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其棚蓋與水面之角度應小於30度,並加強越冬溝之保溫、防寒及加溫等設備。
二、放養數量因環境、條件、種類而異,如虱目魚在越冬溝內密度以每立方公尺1.3公斤以下為宜。
三、投餌料:在水溫回升、暖和之日,方可依情況酌投飼料。
四、寒流來襲後,浮於水面之魚體須馬上撿除,防止水質惡化。
五、寒流侵襲時,盡量避免有驚動魚塭內魚群之行為,例如:投餌、換水及無謂的開關水車。
六、避免過度擾動水體,致水溫下降。
七、寒流期間應注意水溫變化,水溫若低於15℃時,應採緊急措施,如使用魚塭加溫器增加水溫,減輕死亡率。
漁業署表示,倘有災情顯現,請漁民儘速向當地公所通報。漁業署再次強調,面對極端氣候及冷氣團或寒流侵襲,無論是海上箱網或陸上魚塭之養殖業者宜確實加強越冬設備及管理措施,對於不適合冬季養殖之熱帶魚種,應避免於冬季養殖並做好平時之管理,以減少養殖損失。
高市籲養殖漁業做好防寒
據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網站消息,中央氣象署指出,另一股強度比前波稍強的「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預估影響時間從本周三到周六(12/20-23),周四(21日)晚、周五(22日)清晨氣溫將降至最低,部分平地將出現8°C左右的最低氣溫,請漁民隨時注意氣象預報防患未然。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籲請養殖業者加強寒害防範措施如下:一、於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加深水深,加強越冬溝之保溫、防寒及加溫等設備。二、低溫期間儘量避免擾動水體或驚動魚塭內魚群,應暫停投餌及不要無謂地開關水車。三、在氣溫回升、暖和之日,視情況再酌投飼料。四、低溫侵襲或留滯時,應注意水溫降低之速度,水溫若低於15℃時,應採緊急措施,如加溫以提高水溫,俾減輕養殖物受寒死亡。五、必要時規劃儘早採捕,以減少寒害損失。六、低溫與寒流過後,浮於水面之魚體應馬上撿除,防止水質惡化。
海洋局表示,今年雖為聖嬰現象氣溫偏暖、雨量偏多,有「暖冬」的態勢,不過仍要提醒養殖朋友應確實做好防寒措施,更要積極參與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保險,倘有發生災情,請漁民儘速向魚塭所在地區公所通報。
【圖片來源:中央社(高雄市海洋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籲請養殖業者加強寒害防範措施如下:一、於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加深水深,加強越冬溝之保溫、防寒及加溫等設備。二、低溫期間儘量避免擾動水體或驚動魚塭內魚群,應暫停投餌及不要無謂地開關水車。三、在氣溫回升、暖和之日,視情況再酌投飼料。四、低溫侵襲或留滯時,應注意水溫降低之速度,水溫若低於15℃時,應採緊急措施,如加溫以提高水溫,俾減輕養殖物受寒死亡。五、必要時規劃儘早採捕,以減少寒害損失。六、低溫與寒流過後,浮於水面之魚體應馬上撿除,防止水質惡化。
海洋局表示,今年雖為聖嬰現象氣溫偏暖、雨量偏多,有「暖冬」的態勢,不過仍要提醒養殖朋友應確實做好防寒措施,更要積極參與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保險,倘有發生災情,請漁民儘速向魚塭所在地區公所通報。
【圖片來源:中央社(高雄市海洋局提供)】
作者介紹
延伸閱讀
社群討論